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山西非遗武迓鼓:北宋年间已有 口口相传近千年

2015年05月28日 09:13 来源:山西晚报  参与互动()

  平定武迓(yà)鼓融合说、唱、舞、打于一体,说白使用方言,歌唱节奏明快,风格诙谐逗趣。所有角色既是舞蹈者又是伴奏者,角色所持打击乐器同时被视为征战兵器。从其保留的古典锣鼓曲牌以及奇异的演阵诀窍、路线图案、表演程式来看,其鼓点和阵法可以作为研究古代军中鼓乐和演阵的重要资料。

  自诞生以来,武迓鼓横跨近千年的文化历史长河,是一笔颇具影响力的艺术遗产,也是研究古代祭神民俗和民间文化生活的重要遗产。同时,武迓鼓还是中华民族民间舞蹈大家庭中与同类项目毫无雷同的独特的文化遗产。

  1 以前的传承都是口口相传

  5月7日下午,平定县文化宫大厅。年近七旬的武迓鼓第六代传承人李文元坐在台下,认真看着舞台上的演员们排练武迓鼓《大唐娘子军》,他的手指随着鼓点有节奏地打着拍子。

  在六分钟的表演时间里,演员们把舞台变成了尘烟滚滚、金戈铁马的“战场”。穿过群山峻岭,雄浑沉闷的集结号骤响。外敌入侵,披金挂甲、英姿飒爽的“大唐娘子军”们面色凝重,她们挥舞着鼓棒,就像挥起寒光凛冽的战刀。刀光四射,万马奔腾,铿锵的鼓声,远了,又近了。巨大声浪回荡在天地之间,空气在瑟瑟颤抖,心脏在怦怦撞动。“好!擂出了精气神!”当恣肆淋漓的鼓声戛然而止,李文元的赞美之词迸出。

  武迓鼓艺术团团长、平定县文化馆馆长李月丽迫不及待地刷微信朋友圈,分享她的激动之情。

  看完排练,李文元带领弟子刘艳明和记者一行来到他家,说起了他与武迓鼓30多年的情缘:他自幼生长在平定,从小酷爱文艺。每逢乡间有文艺表演,他都会跑去看。第一次看到武迓鼓表演,还是在平定县张庄镇井芝峪村,为此,他不惜走了20公里的山路。虽然只看了一次,但在李文元脑海里留下了刻骨铭心的烙印。

  1981年,民间文学集成、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和民间谚语集成“三集成”的编撰工作在全国陆续展开,当时供职于平定县文化馆的李文元首先想到了武迓鼓。

  1982年,时年34岁的李文元来到井芝峪村,找到了表演武迓鼓的两位老艺人宋满仁和宋洁。宋满仁是武迓鼓队中的“帅”,熟知整套曲牌和鼓点;宋洁则精通阵法和舞蹈动作。“开始的时候,两位师傅并没有答应。因为以前的传承都是口口相传,没有文字记载的东西,而且要学会得好几年。”不过,李文元的悟性令两位老师惊讶不已。没过多长时间,李文元就将成套曲牌中的锣鼓段和小鼓点整理出来,并自创乐符形成乐谱。

  回想起学艺时的艰苦,李文元乐在其中:“武迓鼓是民间一代代传下来的艺术,能够将其整理并传承,是我的荣幸!”

  2 武迓鼓传承一度举步维艰

  随着传统庙会中“迎神”仪式日趋式微,百姓娱乐消遣口味日渐更新。与众多传统民间文化项目一样,武迓鼓越来越让人审美疲劳,于是,保护少了,投入少了,懂的、学的人更少了,原来的武迓鼓艺人,老的老,去的去,甚至一度到了连组建一支临时队伍都颇为艰难的地步。所有的这一切,热爱武迓鼓的人们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不能让这‘活化石’在我们手里失传!”

  于是,1982年,平定县文化馆对武迓鼓进行挖掘整理,李文元随后写出1.7万字的研究文章;1991年,平定县文化局邀请省、市有关专家,两次对武迓鼓从鼓点、曲牌、舞蹈阵法等方面做了改进与创新。1994年,由平定县井芝峪村村民和当时同意煤矿职工共同组建的武迓鼓队表演的《战熙州》,在山西第二届国际锣鼓节暨中国对外贸易洽谈会上一举夺得金奖,武迓鼓终于迎来了首次辉煌。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同意煤矿的改制,这支武迓鼓表演队也“曲终人散”。之后,尽管改革的武迓鼓传至平定县西郊等村勉强维继下来,并于2006年入选我省首批“非遗”名录,但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刷下,武迓鼓这枝民间艺术之花,依然难逃“凋零”之势。

  3 文企联姻让武迓鼓重焕青春

  2007年,武迓鼓再次引起广泛关注——它荣登国家级第二批“非遗”保护项目榜单。

  也是在这一年,新上任的平定县文化馆馆长李月丽抛出了一个大胆的“药方”——平定县文化馆与县煤气公司合作,成立武迓鼓艺术团,文化馆负责挖掘整理指导创新,煤气公司负责出人出力出钱出物,文企联姻,互利共赢。

  很快,由煤气公司员工与文化馆骨干共同组成的武迓鼓艺术团成立了,团长由李月丽兼任。

  艰苦的排练一练就是半年,队员们吃饭时拿筷子敲,写字时拿笔敲,就连晚上做梦也梦着怎么敲。对原武迓鼓的鼓点、阵法科学吸纳,对原鼓具、服装进行了大胆而有新意的突破后,表演形式更加大气豪放,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得到有机融合。

  2009年,“煤气公司武迓鼓艺术团”一亮相,就获得阳泉市“两节”活动金奖。2010年,该艺术团在全国群星奖评选中获得了山西赛区阳泉选拔赛的银奖。2011年,参加第三届中国高平炎帝农耕文化节暨山西省第七届广场文化艺术节又获优秀奖。

  李月丽喜滋滋地捧着艺术团演出视频跑到太原请专家向阳审阅,梦想着得到专家首肯,能够有机会问鼎山西省“群星奖”。向阳有“山西舞蹈王子”之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时任省群艺馆副馆长。在山西乃至全国舞蹈界、音乐界,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不料,还没看了多长时间,向阳默不作声就走了。“向老师,您觉得咋样?”“不行!”向阳的评价犹如一盆冷水浇下。李月丽赶忙解释:“虽说现在还不行,但队员们对艺术已经有了一定认知基础,只要加上专业培训,就能坚持下去!”

  向阳被感动了,将一位位大师请到了平定县:王宝灿是绛州鼓乐创始人,中国鼓王、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编导卫朝华是绛州鼓乐团鼓师,代表中国鼓乐出访二十多个国家,获得过全国第九、第十、第十二届“群星奖”金奖。

  开研讨会,把脉问诊。平定县委宣传部长王卫东和向阳、李文元等人围坐在一起,一番“问诊”后,专家团得出结论:“传统的武迓鼓热闹有余,反复太多,缺乏震撼力。要想走得远,必须突出打击乐,走舞台表演的路子。”

  重新排练的日子里,专家们的耐心和真诚感染着鼓手们,鼓手们的顽强与执着也打动着专家们。绛州鼓乐玩得是童子功,而艺术团的队员们最小的也有25岁,最大的已经45岁。数九寒天里,站在舞台上的队员们身着单衣,汗流满面,直挺挺站着敲一个半小时。45岁的文化馆副馆长刘艳明的手背被鼓槌敲得乌青,虎口都被震得开裂。尽管这样,没有一位队员临阵脱逃。

  后台,被敲坏的鼓槌装了一麻袋,足有170多副,见证了鼓手们的艰辛付出。

  “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是培养骨干,注入新鲜血液,冲刺全国第十七届‘群星奖’!”李月丽笑言。

  ○非遗小档案

  武迓鼓是流传于我省的汉族民俗舞蹈,由多人演奏成套锣鼓乐曲、进行舞蹈和摆阵表演,并表现剧目故事的民间表演形式,因其表演起来具有民间武社火风格,故名“武迓鼓”。

  据史料记载,武迓鼓最早“诞生”于北宋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传说,当年宋军与西夏作战屡战屡败。宋朝将军王子醇统领大军对阵西夏时却连克六州,史称“熙州之役”。宋军休息时,王子醇带领几个能歌善舞的将士编排了一种舞蹈,作为军旅生活的娱乐方式,并称其为迓鼓。后来王子醇又把这种舞蹈变成了战场上的阵势,由此大破西夏军。

  之后,武迓鼓逐渐被引入民间,成为平定县乡民古代祈雨和庙会等活动中不可替代的迎接神驾的仪仗乐舞,也是庙会、闹元宵活动中的重要娱乐形式。其表演包括“耍回”和“走阵”两部分,用象征手法表现行军破阵的场面。演员身着古代武社火服饰,背插单靠旗,胸挽八宝绳花,女角正额及两颊各画一朵梅花图案,头饰及脸谱与戏曲略同。

  以走阵为主的武迓鼓由21人表演,是运用象征的手法来表现战争生活的舞蹈,21名演员每人操一件打击乐器(扁鼓、音锣、小镲、铙、云锣等6种共21件)表演行军破阵的场面。传统节目主要有《赵匡胤下河东》《朱仝上梁山》等。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