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传承人口述史研究所成立 冯骥才:给非遗建档案

2015年06月17日 10:05 来源:每日新报  参与互动()

  中国传承人口述史研究所成立

  冯骥才:给非遗建档案

  昨天下午,在汉沽龙武飞镲老会带来的国家非遗项目汉沽飞镲精彩表演、挂甲寺庆音法鼓銮驾老会设摆的精美前场执事助阵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国传承人口述史研究所成立暨《天津皇会文化遗产档案丛书》捐赠活动在天津举行。

  在本世纪初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冯骥才将口述史的理论与方法应用到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填补了国内传承人口述史领域的空白。冯骥才告诉记者:“这10年来,我们在田野考察中大量采录传承人口述,相继发起专题式的调查、整理和出版工作,《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丛书》《中国木版年画传承人口述史丛书》等丰硕成果先后面世,现已完成30万字的专著《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在前期成果的基础上,从国内非遗保护的学术需要出发,我们才提出建立中国传承人口述史研究所,以期系统、深入地开展传承人口述史的理论建设与田野作业,为非遗保护提供学术支持,更好地推进民间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发展。”

  如今揭牌的中国传承人口述史研究所是经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天津大学批准,依托于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组建而成的国家级传承人口述史研究机构。冯骥才表示:“今天中国传承人口述史研究所成立,我们主要有两个主题,一是给全国非遗建立档案。目前国家级非遗有1219项,省级非遗有8500项,但是80%以上的非遗没有档案。我们现在已经对木版年画、泥塑、皇会等做了档案,正在做传统村落和唐卡的档案。二是给传承人口述史立论。非遗是活态、动态、不确定的,保存在传承人的记忆中、口头中。可以说,传承人是民间文化传承过程当中的主角,是民间文化的领军人物,因而传承人口述史调查是非遗最重要的抢救手段和保护方式。今天现场表演的汉沽飞镲,最小的传承人只有5岁半,这让我们很欣喜。”

  新报记者 仇宇浩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