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大清华抢生源斯文扫地

2015年06月29日 15:38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

  汤嘉琛

  曾以为北大清华等名校从来不缺优质生源,现在发现名校“撕”起来其实更疯狂。昨天,北大和清华在四川的招生组分别发布微博,指控对方在招生过程中抹黑对手、重金诱惑考生。微信公号“侠客岛”进一步爆料,上门抢状元、“软禁”状元考生及家长、冒充考生让对方的咨询电话占线等,是清华北大常用伎俩。

  北大和清华堪称中国高等教育的两面旗帜,但它们在争夺优质生源方面的表现,用“斯文扫地”来形容也毫不为过。事实上,与北大清华的生源争夺战类似,各地名校几乎都为“掐尖”使尽了浑身解数。这种愈演愈烈的招生乱象,不仅是中国大学教育的集体自我矮化,也充分说明如今很多所谓的“名校”已徒有虚名。

  名校热衷于生源争夺战,究其因源于信心不足。在很多优秀考生流向海外高校、香港高校的语境下,那些名校的焦虑情绪不难想象。诸如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公然违抗教育部门“不得炒作状元”的三令五申,与素质教育和高考改革的大方向背道而驰,正是因为它们已经认识到自身吸引力锐减的事实,有了紧迫感。

  只不过,这些名校越是为了争夺高考状元而“暗抢”“明撕”,越说明它们已经名不副实。各大高校投入大量财力、人力争抢生源,表面上是重视人才,实质上却是一种功利之举。它们亟须笼络到一批“尖子生”,靠他们撑起“名校”的门面。一些名校每年都会炫耀自己抢到了多少高考状元,可能就是基于这一动因。

  有很多高校的管理者都没有想明白,人们之所以会觉得某些“名校”不再像以前那样辉煌,与高考状元的多寡没有必然联系。人们在对一所高校作出评价时,最看重的指标是它培养了多少杰出人才、教学水平如何、有多少科研成果。如果没有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即使抢到了优质生源,也难以培养出真正的“大师”。

  每一所名校都有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但是,目前这种低水平的生源争夺战,只会让这个梦想更难实现。每所大学首先要想清楚何为“大学之大”,要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毕竟,不同高校的优势学科、教学风格各不相同,让考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差异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才有可能实现“人尽其才”。如果不摒弃“唯分数论”的错误认识,建不成世界公认的“名校”。

  在提升中国教育整体水平方面,那些拥有大量优质教育资源和政策优惠的知名高校,应该起到“火车头”的作用,而不是给其他普通高校树立坏榜样。我们乐于看到各大高校在竞争中互相进步,但希望这种竞争不是为争虚名而斯文扫地,而是在促进招生公平、鼓励科研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的良性比拼。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