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长沙首家萤火虫主题公园开展遭质疑 隔日关停

2015年08月13日 13:32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能够在夏日夜晚赏“流萤”,是城市居民向往而不可多得的浪漫。

  8月7日晚,长沙市首家萤火虫主题公园在橘子洲尾沙滩公园举行,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往参观。然而,一些环保人士指出,萤火虫主题公园涉嫌非法捕捉野生动物、破坏生态平衡、造成外来物种入侵。8日晚,萤火虫主题公园主办方宣布萤火虫展示活动于9日关停。

  那么,萤火虫展示活动到底该不该办?大规模放飞萤火虫会不会影响生态环境?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付费“萤火虫展”火了

  夏夜,萤火虫一闪一闪的美景甚为迷人、浪漫,也勾起许多人童年的回忆。近年来,各地大规模放飞萤火虫的活动不断,公司开张、大型活动、新人结婚等都把放飞萤火虫作为重要环节,有的甚至专门举办萤火虫放飞活动,卖票盈利。

  七夕前夕,长沙市橘子洲尾沙滩公园举办萤火虫主题公园活动,并冠以“长沙首家”的头衔。介绍上说,进园观赏需预定,票价分为团购价39.9元和全价50元两种。活动于8月7日持续进行到8月30日。8月7日晚6点,未等开园,萤火虫主题公园门口就已排起了长队,其中大都是亲子团。一位家长说道,来这里主要是回味童年的回忆。难得有机会见到这么多萤火虫,带着小孩感受一下,体验自然之美。

  “我们每天都会放飞3万只萤火虫,3天放飞10万只左右,公园开放的目的就在于给都市人带来一个亲近自然、美丽浪漫的夏夜之旅。大规模的放飞,使公园内的萤火虫密度达到每平方米100只左右,萤火虫还会飞到游客的手上进行亲密的互动。”萤火虫主题公园的负责人杨亚会说,“我们希望通过这次主题公园活动,呼吁大家关注我们生存的环境,让萤火虫也能在城市里发光。”

  主办方回应环保人士质疑

  长沙市橘子洲萤火虫主题公园活动一经推出,立即引起了环保人士的质疑。长沙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会长周灿英说:“所谓萤火虫主题公园,其实是一种集团式的操纵模式。他们的行为涉嫌非法捕捉野生动物、破坏生态平衡、造成外来物种入侵。”该协会同时发布了一封名为“我不去萤火虫坟墓”的公开信,要求活动主办方提交并公示展出萤火虫的具体来源及相应的科学评估。同时呼吁市民,在活动主办方出示相关手续和萤火虫的合理合法来源之前,“别让美丽的公园成为萤火虫的坟墓”。

  对此,萤火虫主题公园主办方——武汉八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桂博林说,他所在的公司是有法人代表的合法公司,萤火虫是公司花钱从云南萤火虫养殖场购买来的,因为在野外根本捕捉不到数以万计的萤火虫。

  “至于涉嫌破坏生态平衡,这个帽子就扣得太大了。”桂博林回应,既然萤火虫是从养殖场购买来的,那就根本谈不上“破坏生态平衡”了。

  对于可能造成外来物种入侵的问题,桂博林说,萤火虫的寿命只有三至五天,展示活动完毕,这些萤火虫也会死去,不会造成威胁。“人们对萤火虫展示活动也有一个认识的过程。”桂博林表示,现在环境污染严重了,萤火虫并不多见。青少年特别是小朋友们对萤火虫长什么样都没有概念了,又如何去谈珍爱和保护呢?开展一次萤火虫展示活动,可以增强大家对萤火虫的保护意识。这和各类动物园将野生动物圈养展示,以增强游客保护生态的意识是一样的。

  专家表示应理性看待利弊

  8日晚10点,桂博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原打算通过20多天的开放时间,向长沙的小朋友们普及萤火虫方面的知识,但因各种原因,萤火虫展示活动不得不提前关停。

  对于这一事件,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邓学建表示,萤火虫主题公园活动有利有弊,应该理性看待。邓学建说:“近年来,萤火虫数量锐减,其主要原因是生态环境的改变导致萤火虫的栖息地被破坏。当一处的萤火虫数量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萤火虫近亲交配的概率就会提高,从而导致种群基因库缩小,引起基因灭绝,整个种群也可能消亡,这种状况非常令人担忧。所以,举办萤火虫科普展览,对于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有着积极的作用。”

  邓学建同时也指出,萤火虫是处于生物链底端的昆虫,它们捕食蜗牛、鼻涕虫、萝卜螺等小生物,可抑制它们危害植物,同时又会被高一级动物捕食。它们的种群数量的减少或增加,会产生连锁反应,对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可能会造成一定影响。

  “主办方需要说明萤火虫的真实来源和品种。”邓学建提醒,“不少活动都号称放飞的萤火虫为人工繁殖,但由于人工繁殖萤火虫成本很高,每只要达到10元左右,而野外捕捉的成本仅0.5元,因此很多都是在野外捕捉的。而大规模野外捕捉对当地萤火虫野外资源是一种破坏,进而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对放飞地而言,如果当地没有该品种的萤火虫,就可能造成生物入侵。”

  (本报记者 龙军)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