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陶寺遗址的早期国家性质非常明确

2015年12月21日 07:5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 

陶寺遗址出土的铜齿轮形器。

  4000年前陶寺遗址考古学文化所属问题开始明朗。在日前召开的“陶寺遗址与陶寺文化出版学术研讨会”上,专家明确表示,陶寺遗址的早期国家性质非常明确。

  ■“王国”文明最早实证

  据介绍,陶寺遗址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开展追寻夏文化遗迹时被发现的。在37年不断发掘和研究中,专家发现遗址文化性质非常符合历史文献中“天下之中”、“地中之都”、“允执其中”和“中土之国”等文献表述与记载。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介绍,中国社科院近年来通过大量综合投入,发现陶寺遗址在中华早期文明阶段的国家观念、王权观念、私有观念和礼制与立法已经形成。

  王巍介绍,通过陆续对陶寺遗址1000余座墓葬和遗址及其出土各类考古学材料的观察研究,经过动物考古、碳14、锶同位素、体质人类学与分子考古学等新技术手段测定和分析判断,陶寺遗址所代表的黄河中游地区文化进入“王国”文明成为最早的考古实证,具有重大的意义。

  ■证据链信息明确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主持陶寺遗址发掘的何驽研究员介绍,考古学界与历史学界有两个至关重要的疑案,就是“中国何始”与“尧都何在”。他说:“追溯本初中国的原始概念,其核心内涵应当由‘中’和‘国’两个概念构成,取决于地中观念和国家社会形态出现。”

  何驽强调,历史文献中与“夏墟”密切相关的陶寺遗址中,6座大型贵族墓的4座未被盗掘的墓中均出土了以龙为主体纹饰的“族徽”式“龙陶盘”,以及高等级精美玉器、陶鼓和大石磬等重要证据,与早期“王国”城墙、早期朱红文字、早期观天象祭祀台、早期王陵区、早期大型王室仓储区等构成信息明确的证据链。

  何驽说:“本初‘中国’一词的出现,就是陶寺文化形成的对应时期,‘地中之都’、‘中土之国’的考古学迹象与面貌,清晰证明全面研究陶寺遗址所形成的基本判断,更有待于学界进一步破题。”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