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百人入选2015年度人文社科最具影响力青年学者

2016年04月27日 19: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北京4月27日电 (张楠 马海燕)2015年度中国人文社科最具影响力青年学者颁奖典礼今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14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近百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100名青年学者最终入选。

  “我不赞同学部委员终身制。不把更多机会让给年轻学者,就会出现人才断档、知识断层的情况。”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黄长著说,我们的事业更多需要中青年来承担,未来国家发展、学术研究的重担还在年轻人身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更是需要长期积累,要给年轻学者搭建一个有利于他们成长的平台。

  黄长著的话得到许多学者的认同。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任武宝瑞表示,社会呼唤大师的出现,却忘记了大师也是从青年学者成长起来的。青年学者强,则中国学术强,希望凭借此次活动,在人文社科领域评选出具有高水平科研能力、并在研究领域内产生较大影响的优秀青年学者,鼓舞广大青年学者积极从事科学研究。

  中国科学院学部学科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刘益东表示,通过对最近20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经济学奖188位科学家开始进行诺奖成果研究时的职称统计发现,60%以上的科学家当时的职称或头衔是博士、博士后、讲师或工程师,副教授及以下职称的学者占75%,院士只占2.1%。

  “如果规定只有高端头衔的学者才能领衔重要研究、才能主持大课题、大项目,那么可能大多数诺奖成果都不会问世。”刘益东认为,如何准确及时地甄选学术带头人、如何让青年领军人才脱颖而出并发挥作用,是中国学术繁荣的关键。

  获奖学者代表、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胡翼青表示,现在学界陷入了大数据下的一种迷茫状态,在网站搜关键词,有的一个议题之下有几千篇文章,良莠不齐,有的是社会热词代替了学术热词。如果有一种遴选好文章和好学术成果的机制,形成一个评选经典论文的数据库,对于中国学术功莫大焉。

  据悉,本次评选持续近半年,以学术影响力为主要评选维度,公众影响力为参考。参评数据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壹学者、百度学术三方独立提供,以保证遴选结果的客观性。(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