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皖籍开国将军至少有两人健在 百岁高龄仍挂念家乡

2016年05月19日 09:12 来源:中安在线 参与互动 

  中安在线讯据新安晚报报道,根据公开报道,目前健在的皖籍开国将军至少还有两人,分别是101岁的詹大南和105岁的高先贵,均为少将。记者近日采访了两位少将的亲属,了解了两位将军晚年生活中的一些情况。

  人物档案

  詹大南,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槐树湾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15军团保卫局科员,第28军直属队特派员。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二次和第四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1月随红25军长征。到陕北后,参加了劳山、直罗镇战役。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南征北战詹将军

  难舍老家众乡亲

  詹大南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少将,曾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今年4月18日,詹大南少将在南京的医院里度过了101岁生日。昨天下午,詹大南将军的女儿詹化文向记者讲述了詹大南晚年生活的相关情况。

  在医院度过101岁生日

  4月18日是詹大南101岁生日,詹大南的堂弟詹大伟专门从老家金寨赶到了南京。“我们每年都会去南京给他过生日,老人家现在身体不太好,但见到我们很开心。”詹大伟说,他和詹大南的感情很深,平日里也经常去南京看望他。

  “资料上说我父亲是1914年出生的,其实他是1915年出生的,现在已经101岁了。”詹化文是詹大南的长女,现在已经70多岁了,一直生活在南京,几乎每天都要去医院照看父亲。

  2010年,詹大南因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入院治疗。“我父亲之前好的时候还能坐着轮椅出门逛逛,从去年开始,身体状况开始变差,现在只能卧床治疗。”詹化文说,父亲现在无法讲话,也不能看电视了,不过意识还是比较清晰的。

  “我们平时会轮流到医院陪护,其他几个兄弟姐妹也常常回来探望。”詹化文说。

  住院前一直给家乡捐款

  詹大南是从金寨县走出的开国将军,虽然身在南京,但他对老家一直很牵挂。直到住院之前,他还在给家乡的学校捐款。“他一直很关心家乡的发展,除了通过报纸了解金寨的情况外,还经常和老家的人保持联系。”詹化文说,父亲在离休之后,得知金寨的教育条件不是很好,决定捐款为老家建一所希望小学。这个想法得到了老伴的支持,不过两人当时的积蓄只有42000元。为了帮父亲完成这个心愿,兄弟姐妹7人在一起凑了56000元。

  1997年国庆节,詹大南捐建的希望小学建成,詹大南回老家参加了落成仪式。“当时金寨县要以我父亲的名字为这所小学命名,老人家坚决不同意。他说希望小学是老家孩子的希望,他捐建这所小学不是为了扬名。”詹化文说,由于身体原因,这也是父亲最后一次回老家。

  在生活中,詹大南非常节俭。他经常对子女说:“钱不能乱花,要用在该花的地方。”后来,詹大南又以缴纳特殊党费的形式,在金寨一中设立奖学金,12年间共捐资12.4万元,资助了510名贫困学生,帮助他们完成了学业。

  人物档案

  高先贵,六安市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参加了平型关大战和反“扫荡”斗争。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辽沈、平津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师副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兼军分区政治委员,广西军区政治部主任,广州军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顾问。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少小离家跨戎马

  晚年思乡情更切

  “爷爷身体尚可,春节还发照片回来了,他常念叨着要回老家看看,恐怕这个愿望很难实现了。”昨天下午,高先贵将军的长孙高德祥告诉记者,爷爷戎马一生,晚年思乡之情越发浓烈。爷爷曾不止一次跟他说,想百年之后落叶归根,能安葬在老家六安。

  最爱喝家乡的六安瓜片

  健在的两位皖籍开国将军中,高先贵的年龄较大。“爷爷今年已经105岁了,一直住在广州。”高德祥今年也已经70岁了,退休后居住在六安,现在连他的孙子都已经21岁了。

  高德祥告诉记者,爷爷曾在原广州军区后勤部担任副政治委员,退休后一直和奶奶居住在广州。“前几年身体还不错,还能看看报纸;最近两年已大不如前,但比起同龄人,(身体)还算可以的,每餐还能吃一碗饭喝一碗汤。”高德祥说。

  “回家住的日子,奶奶每天早晨都给他泡一杯六安瓜片。”高德祥说,爷爷这么多年,只爱喝家乡的绿茶。以前身体允许的时候,每天最大的爱好就是泡杯茶看看报纸,了解国家大事。平时也扫扫地,活动活动身体。

  为人正直、作风清廉、生活节俭,这些都是高先贵留给高德祥的深刻印象。“爷爷一生非常节俭。”高德祥回忆说,他曾在上个世纪60年代第一次去广州找爷爷,爷爷见到他非常高兴,送给他一双皮鞋,反复叮嘱他,一定要爱惜穿,“走亲戚办事才穿,平时在家穿就浪费了。”

  常常念叨要回老家看看

  高先贵的子女中,只有长子在老家六安,长孙高德祥退休后也住在六安。高德祥告诉记者,有段时间没见到爷爷了,“本想趁老人寿辰的时候全家团聚,但爷爷不喜欢热闹,就作罢了,其实是怕铺张浪费。”高德祥说。

  高德祥说,逢年过节的时候,他会给奶奶打个电话问候一下,有时候发发视频,了解下他们的近况。“爷爷岁数越高越惦记着家乡,也希望家乡有人去看望他。”高德祥说,高先贵最近一次回老家还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爷爷常常说,他对留在家乡的子女、对家乡没有尽多少力,常常觉得内心愧疚。”

  高先贵对于家乡一直饱含深情。高德祥告诉记者,这几年爷爷常念叨要回老家看看,但身体情况可能令这个愿望无法实现了。“爷爷跟我们说过多次,希望百年之后能够落叶归根,安葬在老家。”高德祥说。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