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文坛“结对”培养作家,取法古人?

2016年05月30日 15:39 来源:青年报 参与互动 

  最近,范小青、苏童、鲁敏等13名江苏著名作家与13位青年作家结对,在两年时间里这些名家将对青年人进行一对一的面授,以期培养一批文学新锐。这被认为是古代文坛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模式的复兴,所以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不过传授文学两年时间是否足够?面授的频率应该保持多快为宜?这也有不少热议。

  青年报记者 郦亮

  王安忆多年之前在复旦首设“小说研究”课程,带了几个学生,曾引发“作家是否可以培养”的讨论。此后,莫言也在北师大开设“文学创作”专业,聘请了一大批著名作家来担任导师,收了十几个学生。这些由教育事业培养出来的青年作家,近年也有不少佳作问世,可以说作家是能够培养出来的,这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此次江苏作协的第五次青年作家创作会议宣布的这样一个“结对”的计划,应该说是大学课堂培养作家模式的一种升级。课堂模式那是一种上课,有课程的安排,而且学生固然有作家导师,但是还要完成其他学业,所以这种模式更为“产业化”,有点像流水线。但是现在的“结对”却不同,根本就没有课堂,“面授”随时随地可以进行,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也更为紧密。有人说,这其实更接近于古代文坛“师傅带徒弟”那样的传统模式。徒弟往往要和师傅生活很多年,追随师傅云游天下,不仅学其文学,还要学其人品和思想,真正地达到气息相通的境界。

  不过,要与古人相比,“结对”模式显然还有不同。比如按照计划,传授文学的时间只有两年,在两年的学习期内,导师每季度给学员不少于1次的面授,每年不少于6次的函授,对学员提交的作品进行书面批改指导。师徒几个月才见一次面,大多数时候是通过笔谈的“函授”来进行。对学生的作品也多不是耳提面命,口传心授,而是书面批改指导。这显然还不同于古代师徒那种朝夕相处的境地,师徒相聚也显然不是随时都可以进行的。这只是比课堂教学略微亲近罢了。

  有人说,现在大牌作家也都很忙,能够“结对”带学生已经是一个不错的进步了。当然,较之古法,这种模式还有上升空间。既然认定作家是可以培养的,那么在现在这样一个钢筋水泥、人与人之间总难免有些隔膜的世界,如何建构一种比较合理的师徒模式,这仍值得探讨。

【编辑:魏巍】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