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德语大作家汉德克:鲍勃·迪伦获诺贝尔奖是个错误

2016年10月20日 10:35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李洋

  脚踩一双有36岁“高龄”的黑皮鞋、身穿一件绣花黑背心、一头蓬乱的白发,彼得·汉德克的出场并不惊艳。不过,在第四届乌镇戏剧节上,这位74岁的奥地利文学家、剧作家,享有当代德语世界最重要作家光环的老人,举手投足处处惹人注目。

  彼得·汉德克出生于奥地利,现在和美丽的演员妻子定居巴黎。他精通德语、英语、法语等国语言,被认为是剧作家、小说家,还带着先锋的标签。可老彼得自己并不这么认为。

  几天前,彼得在巴黎街头看到有人穿了一件T恤,上面印着“百分之百专业”。“当时我就想也做件T恤,写上‘百分之百业余’。”彼得说,他一直觉得自己是个诗意散文作家,还带着戏剧化倾向,这也是自己的天性。“在这方面,我的榜样是歌德。歌德作为诗人或戏剧家或散文作家,都稍微有点儿业余。我在这三个方面也是业余的。” 彼得笑道。

  彼得最为中国戏剧界熟知的作品是他的成名作《骂观众》。话剧导演孟京辉说自己上大学的时候就读了这部作品。剧作家史航记得第一次看到这个剧本的时候,也觉得一个与“观众”组合的词语,不是“迎合”“满足”而是“辱骂”,这太新鲜了。可是彼得认为这部作品并不能代表自己就是先锋的。

  “我其实是一个传统的、古典的作家,我写那个剧本是出于反讽的目的。我现在的写作信条是,充满爱的反讽。”他觉得先锋的标签是中国读者对他的误解,此次来华,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要不厌其烦地解释。就在几天前,他还在上海强调“我讨厌反叛,反叛让我心烦。我甚至会嫉妒那些反叛的作家,他们特别能吸引女性的目光。”

  既然自认为一个业余剧作家,又不是刻意扮先锋,彼得又为什么会在上世纪60年代就写出《骂观众》这样的惊世骇俗之作呢?他解释,这一切竟然是为了钱。

  那时候彼得还是一位23岁的学法学的大学生,刚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出版商对我说,你不可能靠出书活着,你得写个剧本。”彼得说,为了获得财务自由,自己就开始写《骂观众》的剧本。当然能写成这样一部作品,是因为彼得当时的初恋女友也是一位演员,他常常要情愿不情愿地跟着一起去剧场。“戏剧本身带给我幻象,再加上出版商的驱使,以及我当时对披头士乐队的热爱,就有了这个剧目。其实它和辱骂没有关系,是我对演员和观众之间节奏的分析,用一种近乎音乐的关系来表达。在那之后我就成了一个勉为其难的剧作家。”

  彼得“道破天机”,也让史航艳羡不已。他惊道:“天啊,在我们这儿,大家都说你不可能光靠写剧本活着,你得去写个电视剧。”彼得听后大笑:“啊,我说的也是50年前的事儿了,现在无论在法国还是德国,也都没法靠写剧本活着了。”他还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生活是完全另外一回事。

  近年来,彼得·汉德克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可结果是他一直处于“陪跑”的处境。彼得倒也不回避这个有点儿尴尬的问题。“诺贝尔文学奖依然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很遗憾它的评奖没有把阅读放在第一位。”他说,诺贝尔文学奖很少单纯地看文学和写作本身,这也是整个时代的特征,但这并不是进步。

  事实上,就在几天前,他对这一届诺奖的评选结果表示不满。他当时说:“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把诺贝尔文学奖颁给鲍勃·迪伦。对我来说,文学是要阅读的,而鲍勃·迪伦的作品是不能被阅读的。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的这个决定,其实是在反对书,反对阅读。”

【编辑:鲍文玉】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