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乾隆为什么没有诗赞“金光穿洞”?

2017年12月14日 08:58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 

  乾隆为什么没有诗赞“金光穿洞”?

  作者: 程广媛

  这几天,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的“金光穿洞”成了热门“网红”,吸引了不少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去观赏。所谓“金光穿洞”就是每年冬至前后,日落时分,十七孔桥的十七个桥洞都被夕阳点亮,美不胜收。于是坊间流传,这是古人建桥时运用了天文学原理,因此赞美其是巧夺天工的一大奇迹。事情果真如此吗?

2017年12月8日,北京颐和园,当天天气晴朗,很多游客为了拍摄金光穿洞美景,一早就来占地方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7年12月8日,北京颐和园,当天天气晴朗,很多游客为了拍摄金光穿洞美景,一早就来占地方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让我们穿越回清代。在乾隆十四年,乾隆帝准备为其母孝圣皇太后庆祝六十大寿之前,西湖(昆明湖前身)上本没有桥,只在湖东界长堤上有一座龙神祠。旧长堤的位置是自龙神祠斜上西北直至今昆明湖石舫附近。也就是说当时的瓮山(万寿山前身)与西湖基本上是东西错开的。同年冬天,乾隆命将旧长堤东移至畅春园的西堤(即今昆明湖东堤的位置),并挖湖东扩,留下龙神祠形成今日的南湖岛。同时,在湖的西堤外又建藻鉴堂和治镜阁岛,与南湖岛分别象征东海的三仙岛,即蓬莱、方丈与瀛洲。扩建后的西湖名为昆明湖,比原来的西湖大了两倍,形成我们今天看到的水抱山环的美丽风景。

  清帝非常重视敬天祈雨,所以乾隆帝重修龙神祠,改名广润祠,后又御名“广润灵雨祠”,并且年年都到这里祈雨,企盼天下风调雨顺。有了南湖岛,与岛最近的岸边必然要建桥以相通,这样,十七孔桥也就应运而生了。

  此桥是三山五园中最大的桥,仿卢沟桥而建。桥上的石雕极其精美,每个桥栏的望柱上都雕有形态各异的狮子,惟妙惟肖,大小共544个,比卢沟桥上的石狮子还多。桥两头还有石雕异兽,形象威猛,极为生动。十七孔桥上有乾隆撰写的匾额,正南端是“修蝀凌波”,形容十七孔桥像一道彩虹,飞架碧波之上。正北端是“灵鼍偃月”,比喻十七孔桥像西海神兽,横卧水中如同半月。至于古人如何用天文学原理制造出“金光穿洞”现象,我想这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事。

  乾隆帝还令在十七孔桥的东岸建造国内最大的敞亭“廓如亭”,这是清帝与翰林词臣们饮酒赋诗的地方。当时的清漪园(今颐和园)东堤是没有园墙的,于此亭四面观景,可让人无私无欲,胸怀宽广,故名“廓如”。另外,乾隆帝有时在畅春园问安或想去玉泉山静明园,又或由万寿山返回圆明园时,这里也是他的登舟之处,极为近便。乾隆帝曾作《廓如亭》诗,其中云:“虚亭湖岸俯澄流,恒此登舟亦舍舟。设以廓如名责实,大公却与我心投。”

  清漪园建成后,乾隆帝非常喜欢这座山水园子,每年数次前往游观,光吟咏清漪园的诗就多达1500余首。其中,在《昆明湖泛舟》一诗中,他赞美道:“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盛时的清漪园景观有100余处,可以说是晨昏皆佳,四时皆美。其中观赏夕阳落日最佳之处,除十七孔桥外,还有望蟾阁、夕佳楼、知春亭等诸多地方。但品读乾隆的清漪园诗时,我们却发现,里面不仅没有一首咏十七孔桥的诗,也没有咏清漪园夕阳落日的诗,更不要说“金光穿洞”了。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乾隆帝在乾隆九年大规模扩建圆明园后,他写了一篇《圆明园后记》,赞誉圆明园为“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暗示自己不再建园,但事隔不久,清漪园又动工了。随后,乾隆给自己立了一个规矩,如他所说:“园虽成,过辰而往,逮午而返,未尝度宵。”也就是说,他每次赏游清漪园都在上午八时左右,到中午就返回圆明园,从不在清漪园中过夜。这一点,乾隆帝还真是做到了。所以,我们今天能够欣赏到的十七孔桥“金光穿洞”的自然美景,当年贵为天子的乾隆大帝却无此眼福,这不能不说是他的一个小小遗憾吧。

【编辑:罗攀】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