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舌尖3》“换口味”评价两极分化 总导演回应

2018年02月24日 19: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上海2月24日电 (记者 徐银 康玉湛)时隔4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以下简称:《舌尖3》)于日前正式开播,延续了前两季的高收视率,再度聚焦了吃货们的目光。据统计,2月19日至2月21日播出的前三集平均收视率1.7%,高收视率的同时,话题度依旧不减。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海报图。官方供图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海报图。官方供图

  在“《舌尖3》播出”的相关微博话题中,有不少网友评论称第三季呈现的是“熟悉的配方,却不再是相同的味道”的状态。为何会摒弃前两季食物为主角的呈现模式,而选择尝试在前两季的基础上增加美食的文化感和历史感,对中国菜肴前世今生进行溯源等内容展示,《舌尖3》总导演刘鸿彦24日对中新网记者表示,“和《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播出时相比,现在国内美食栏目增加了约十倍,美食纪录片的市场环境亦不可同日而语,如果没有更多的创新和发展就无法‘突出重围’”,刘鸿彦说,第三季在创作前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寻找定位的过程,而这样的冒险也在所难免。

  据了解,《舌尖3》在题材创新方面下足了功夫,器具、宴席、食养和融合等主题,都是之前的纪录片和节目在美食领域内没有触碰过的。譬如,第一集的主题是“器”,器具“担纲”主角,食物则退居二线。在“四川泡菜坛子”这一环节,节目组花大量的篇幅在讲述四川厨师兰明路如何寻找好坛子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泡菜老坛、泡菜腌制的过程等内容,泡菜“露脸”的时间少之甚少,观众看到更多的是一个个土黄色的老坛子。

  这样的排兵布阵固然令人“耳目一新”,但网络上的评论呈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态势,有人认为这更加具备“人文关怀”特别好,也有人认为“食物少了,故事多了,彻底不下饭了”。《舌尖3》节目组工作人员介绍说,主创团队为拍摄美食背后的故事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不仅专门找相关业界专家咨询讲解,更辗转各地去查资料,光是一颗白菜就跑了扬州四五趟,只为搞清白菜“从北方到南是方怎么演变的、中国白菜怎么传到韩国的”。不过,《舌尖3》中出现的一些历史错误仍引起了颇多的争议。对此,《舌尖3》节目组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并未正面予以回应,不过强调称对美食文化进行创新表达的探索是他们最终想要呈现给大家的新内容,美食背后深层内容的挖掘更具深意。

  刘鸿彦表示,“美食背后的文化和文明,才是《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的根和魂,《舌尖3》不仅诠释中国的美食和人,同时也尝试去理解其所根植的文化沃土与时代的流转,我们更希望大家能通过故事更多地了解中国美食背后的文化和文明”。

  《舌尖上的中国》于2012年“横空出世”,一经播出引发全民热议,呈现现象级传播效果,而这一纪录片超级IP此后的一举一动亦牵扯着吃货们的心。截至记者发稿前,《舌尖3》已播出的内容在优酷平台上的播放量已逾8900万,不过豆瓣网上的评分仅4.8分,而同系列的前两季作品评分则分别为9.3分和8.4分。(完)

【编辑:于晓】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