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籍华人鲁照宁再向南京捐赠百余件日军侵华影像资料

2019年05月09日 16: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图为鲁照宁展示1937年12月9日的《芝加哥论坛报》,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侵华日军涌向南京,并攻破南京郊外高桥门的消息。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中新社南京5月9日电 (记者 申冉)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9日举行新征集文物新闻发布会。会上,美籍华人鲁照宁再次向纪念馆捐赠和转让了107件文物史料。其中一套16卷原版电影胶片中收录了多帧1937年日军轰炸上海和南京的画面,还有数份当年美国新闻媒体对日军侵华行为的报道资料。

  据了解,此次鲁照宁带来的藏品均是他近两年在美国搜集到的历史文物资料,其中一套8mm、16mm原版电影胶片16卷,为1937-1945年发生在世界范围内国际大事的影像记录。尤其是在记录1937年的胶片中,留下了日军轰炸上海和南京的画面。

  “虽然只有几分钟涉及到日军侵华的镜头,但所幸找到了16mm的原版胶片,画面在当时来说已是非常清晰,展现了国际人士的现场记录。”鲁照宁介绍。

  另外一份重要的文物,则是出刊于1937年12月9日的《芝加哥论坛报》,也以其报道成为日军侵华行为的直接物证。

  “1937年12月9日,《芝加哥论坛报》头版头条刊载的新闻,就是日本军队向南京进攻,并已攻破南京近郊高桥门、直逼城区的消息。这份报纸非常难得到,1937年前后有关日本侵华消息的新闻报道现在已经很难找到原版资料,这次的收获让我觉得很欣慰。”鲁照宁告诉记者。

  美籍华人鲁照宁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自2004年开始,十多年来一直帮助纪念馆搜寻有关南京大屠杀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等相关主题的文物史料,迄今已达1700多件(套)。

  江苏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王卫星表示,近年来,海内外人士不断捐赠转让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和影像资料,这不仅丰富了纪念馆的收藏和展陈,更直接证明了南京大屠杀是不争的历史事实,通过这些资料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和战争的残酷。(完)

【编辑:丁宝秀】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