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写意山水“茂林花砖” 传统技艺亟需传承

2019年08月26日 22: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写意山水“茂林花砖”传统技艺亟需传承
    水磨好的茂林花砖 刘鸿鹤 摄

  中新网宣城8月26日电 (刘鸿鹤)传统徽州建筑,大多以青砖砌墙,刷白漆,被称为“粉墙黛瓦”,而在安徽宣城泾县茂林一带的古建,却大量使用带有青白色纹路的花砖作墙体或装饰,这种砖装饰的墙面犹如一幅写意山水画,因其采用茂林当地特有的“油黄土”和“冷水土”烧制而成,故得名“茂林花砖”。

工人师傅正在为茂林花砖制坯 刘鸿鹤 摄
工人师傅正在为茂林花砖制坯 刘鸿鹤 摄

  “茂林花砖是我们泾县特有的一种砖,也是我们徽派建筑中代表性的建筑材料之一。”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砖制作技艺)传承人纪建新介绍说,“以前的花砖,由于技术水平达不到,基本是用在阴宅(墓室)贴面上。后来技术渐渐成熟,砖的花纹变得可控,也就被老百姓使用在阳宅(住房)贴面上。”

工人师傅正在水磨茂林花砖 刘鸿鹤 摄
工人师傅正在水磨茂林花砖 刘鸿鹤 摄

  花砖制作工艺繁复,成本高,又曾遭遇过战火,一度失传。1985年,纪建新进入窑厂当学徒,其父亲多次与他谈起花砖的历史以及制作技艺,这让纪建新萌生了恢复花砖制作技艺的想法。随后的几年里,纪建新经历了一次次地失败,一次次地改进,终于在1989年让消失了近60年的花砖制作技艺“重见天日”。

古建筑墙面的茂林花砖 刘鸿鹤 摄
古建筑墙面的茂林花砖 刘鸿鹤 摄

  “我们这种砖花纹丰富美观,具有质地细腻、结构坚韧、不粘灰尘等特点。”纪建新说,“从取土到烧制完成,共有12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学问,特别是配土,不但要精确配比,还要靠师傅们多年的制砖经验。”

工人师傅正在为茂林花砖配土 刘鸿鹤 摄
工人师傅正在为茂林花砖配土 刘鸿鹤 摄

  说话间,由“油黄土”和“冷水土”配比好的坯泥上,工人师傅不停地用脚来回踩踏。“泥巴里的气泡被踩掉,烧出来的砖才够结实,花纹也比较自然。”纪建新介绍,配土、制坯、阴干之后就是烧制了,火候的掌控,对于成品砖的花纹至关重要,火候太弱,烧出来砖颜色惨白,没有江南的意境之美;火候太强,砖就报废了。

古建筑的茂林花砖墙面 刘鸿鹤 摄
古建筑的茂林花砖墙面 刘鸿鹤 摄

  在一口大水缸前,负责水磨的一位阿姨,手拿两块烧制好的花砖一边蘸水,一边打磨,原本灰色的表面,写意的花纹渐渐呈现在眼前。或行云流水,或重峦叠嶂,如泼墨山水般,十分雅致。

  从纪建新进入窑厂当学徒开始,他已经与花砖打了30多年交道。谈及传承,纪建新无奈地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厂里的员工越来越少,最年长的60多岁了。虽然现在每年生产的花砖大多销往北京、南京、上海、深圳等地,但可观的收入却换不来年轻人的青睐。”

纪建新正在检查砖坯 刘鸿鹤 摄
纪建新正在检查砖坯 刘鸿鹤 摄

  目前,纪建新正在着力打造花砖文化园,收集有关花砖的历史、故事和各个年代的花砖产品在文化园内展出。“花砖是传统徽派建筑和仿古建筑、古建修复的重要原料。那些古砖在经历千年风雨后,能让后人真切触摸到历史,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我希望这项传统技艺可以一直传承下去。”纪建新说。(完)

【编辑:房家梁】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