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现象级”《窝头会馆》再登台 十年升温继续

2019年10月03日 14: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北京10月3日电 题:“现象级”《窝头会馆》再登台 十年升温继续

  中新社记者 高凯

  10月2日晚,北京人艺《窝头会馆》再登台,台上依旧是那个南城小院,台下依旧是满坑满谷——此番上演距离这部“现象级”话剧与观众的首次见面已经过去整整10年。

人艺话剧《窝头会馆》,摄影李春光
人艺话剧《窝头会馆》,摄影李春光

  2009年,《窝头会馆》首演,金牌编剧刘恒携手“大导”林兆华,再加上何冰、濮存昕、宋丹丹、杨立新、徐帆等耀眼的阵容,彼时,都说北京人艺端出了一锅“金窝头”。

  而这“金窝头”一蒸就是十年。十年过去,《窝头会馆》每开票必引发抢购热潮的现象持续未变,人们对这部作品的关注与思索一直在持续升温。

  故事里还是那些人,台上还是那些事,对于《窝头会馆》持久不减的吸引力之源,几位主演回望这舞台上十年逝去的时光,每个人都有说不完的情感和故事。

  苑国钟的扮演者何冰认为这是中国话剧发展非常好的十年,“目前话剧市场非常好,我们北京人艺的戏如此受欢迎,还是大家需要我们的现实主义表演。现实主义的戏是什么?是主食。”

  何冰直言,“就算市面上什么菜系都有,但是米饭馒头肯定不能少。我们就是那个主食。”

  何冰认为,编剧刘恒在这部戏里最了不起的是写出了深刻的人性——“这个戏里讲了困境里人与人之间的选择。”

  “人都在泥里了,如何选择见人性。没有艰难的选择,如何体现选择的高贵。”《窝头会馆》对人性刻画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此,何冰说。

  “《窝头会馆》讲了胡同里小四合院家家户户的纠葛,在这些老百姓的家长里短中,有矛盾冲突又充满了心底的善意,这是大家喜欢看的。”剧中古月宗的扮演者濮存昕说。

  《窝头会馆》中,最有特点的就是京味儿十足的语言,“编剧刘恒用的都是长句型,这是北京人说话的特点,话佐料儿特别多,信息量巨大,一句话能说出三个意思来,这是北京话的特点,也是魅力所在。这真是语言的艺术。而如何说清楚,把每一层意思都传达到,让不只是北京的观众还有外地的观众都听明白,是对我们这些演员的要求。”濮存昕透露,之前《窝头会馆》去南方演出,大家还担心南方观众听不懂,结果演出效果依旧很好。“可见我们是把意思演明白了。演戏不止是说词,要说意思,演戏不止是演戏,是演人。”

  宋丹丹扮演的田翠兰,是剧中非常个性化的人物,不少激烈冲突的戏都让观众津津乐道。“观众看到这个人物在吵架,更看到吵架背后她的诚实、善良、简单、可爱。这个人她有很多面,我特别爱这个人物。”宋丹丹说。

  杨立新作为剧中有点“反派”色彩的人物肖启山的扮演者,总被问及关于如何塑造一反派的问题。他直言,话剧舞台上塑造的是人物,而人物不应被贴上标签。“要说反派,我在人艺的舞台上演的角色,确实‘好人’不多。但不管是什么人,都要演清楚人物的行为和动作,为这个人物找到合理的依据。”

  谈到十年来观众的厚爱,杨立新觉得这是演员心中的动力,“作为演员来说,每一个角色都要认真对待,每个细节都不能放弃。观众这么喜欢这部戏,即使不是冲着看我来的,我也要做到不能让观众失望。”

  从开始进剧组到现在经过了十年,演了百余场,金慕容的扮演者徐帆觉得时间带给她的是一种说不出的自然,“以前还需要记词,可是演到了一百场的那一天,我突然觉得台词自然从嘴里溜出来,对人物的感觉特别清楚。这是靠时间一点一点积累的。”

  伴随着幕起幕落,十年的时光瞬间流转。一部优秀的作品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其魅力之源必然是台上台下诸多闪光点的强势汇集。(完)

【编辑:孙静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