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非遗保护的“广式样本”未来路在何方?

非遗保护的“广式样本”未来路在何方?

2019年11月05日 10:48 来源:南方日报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12年传承保护创造了全国首屈一指的成绩

  非遗保护的“广式样本”未来路在何方?

  “盛世长卷”巨幅动态高清投影、“汴河码头”270°全息球幕影院……今天上午,在2019广州文化产业交易会上,“清明上河图3.0”数字艺术展与广州市民见面,这是一次国际化数字语言对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创新性转化。

  文化遗产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新时代建立文化自信的源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根。

  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校园、“非遗+文创”……自2007年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以来,敢为天下先的广州用12年的时间重新定义了非遗保护的内涵。

  如何平衡好非遗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让文明传承?如何为非遗注入新鲜的血液,让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广州的非遗保护实践可以提供有益的参考。

  南方日报记者 谭超 冯艳丹

  非遗底蕴

  “活水养活鱼”引领全民参与

  銮舆堂大门慢慢打开,粤剧艺术博物馆少儿传承基地小演员扮演的“生、旦、净、末、丑”踏着碎步而出,在门前进行粤剧行当展示。他们舞动“水袖”,展示“粤韵脸谱”,表演岭南传统武术,用动感快闪等现代方式演绎传统粤剧。

  10月24日,“老城市、新活力”文艺展演系列活动在广州市荔湾区上演,在粤剧艺术博物馆、銮舆堂、李小龙祖居、八和会馆、永庆坊等历史建筑和文化地标的快闪活动中,通过情景表演让市民群众感受这个城市的记忆。

  文艺当以人民为中心、以中国精神为灵魂。行走在广州荔湾区的街边,常常听到悦耳动听的粤剧、粤曲。在这里,不仅大人痴迷粤剧,就连小娃娃也大多能唱上几句。

  荔枝湾艺术团扎根荔枝湾大戏台整整八年,每天下午表演粤剧粤曲,风雨无阻,真正把戏曲送到社区门口。年过七旬的杜铭扬已经当了20年团长,“每天为爱听粤剧的街坊表演,为爱唱粤剧的发烧友服务,尽管累一点也值得”。

  粤剧,是继昆曲之后第二个被列为世界级“非遗”项目的中国戏种。保护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自信的重要方式。5年前,广州制定了《进一步振兴粤剧事业总体工作方案》,广州民间戏曲社团(粤剧私伙局)便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如今1300多个粤剧私伙局,活跃在广州大大小小的街道和社区,每年开展各类戏曲表演活动8万多场。

  文化为了人民群众,文化源于人民群众。非遗如果脱离了群众,就如同鱼离开了水,街坊、社区就是养活非遗的水。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遗保护其中一个精神就是进社区。”广州市文广新局非遗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正准备出台《广州市振兴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方案》,推动非遗五进工作,其中的一进就是非遗进社区。”

  “通过培育非遗社区土壤,积极引导各级各类非遗传承人在社区常态化开展演、讲、示、教等传承传播活动,逐步实现传承人在市、区、街镇三级文化设施布点全覆盖。”相关负责人表示。

  创新传承手段

  打破非遗传承的时空局限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传承做得好,非遗才有长久的生命力。

  日前,广州市政府公布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黄飞鸿狮艺、广式烧味制作技艺等成功入选。

  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已成为广州市政府非遗工作的重点。目前,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有47个,这些非遗传承基地以学校为主,尤其是幼儿园、小学,如海珠区的11个非遗基地有9个为中小学和幼儿园。

  9月20日,“2018全国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表彰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广州市“广绣进校园”实践案例入选十大优秀实践案例,海珠区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实践案例入选十佳创新实践案例。

  从兴趣班到乡土教材,从学生到老师,从单个项目到全面铺开,广州市非遗进校园取得很大进展。“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广州市政府提供的制度保障。从2002年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正式发布《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起,广州的非遗校园传承正式提上日程。此后,关于非遗进校园的法律政策层出不穷,为学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非遗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纵观人类历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对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彩瓷烧制技艺项目代表性省级传承人,广彩大师许恩福认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非遗传承提供了更多选择。“传统的传承方式就是父子传承和师徒传承两种,有很多局限。我们希望传统文化能利用当代的科技手段,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让非遗能走得更远,让更多人认识并喜爱。”

  如今,非遗传播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今年6月,许恩福在越秀区文化艺术中心为广州市37中20多名学生现场讲解广彩,同时通过5G网络在教育路小学开设远程教学端点。“我通过显示设备可以实时看到教育路小学远端听课点的同学,而教育路小学的同学通过屏幕也可以清楚看到听到我的演示讲解,跟面对面授课差不多,孩子们第一时间有回应。”5G远程教学中采用的正是许恩福和他的女儿许珺茹推出的一套系列丛书《非遗玩家·广彩瓷》,面向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

  产业化探索

  拥抱市场“圈粉”年轻人

  非遗产传承基地只是提供了舞台,非遗传承的总导演应该是非遗传承人。他们如何看待传承?对于“最年轻讲古佬”彭嘉志来说,坚持说书收徒传技艺就是最好的传承。对于西关打铜的传承人苏英敏来说,研发新的铜器产品,玩转“非遗+网购”,拓展铜艺产品销售空间,就是最好的传承。

  不同非遗项目的年轻传承人,在“创意”这一点上,奇妙地找到了共鸣。由彭嘉志、打铜技艺传承人苏英敏等9名非遗新生代共同发起的广府汇项目,包含九个非遗项目:粤语讲古、广彩、宫灯、西关打铜、通草画、古琴、饼印、榄雕、剪纸等。

  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于非遗产业化至关重要。在广州举行《财富》论坛期间,“广府汇”推出的六件套“广府非遗产品伴手礼”崭露头角。迷你版的宫灯、铜算盘、通草画、月饼模具等,博得不少年轻人的青睐。广府汇的年轻人们还筹建“非遗玩家”项目,建起一个1300平方米的非遗平台,使它成为传习中心、交流中心、创意中心、广府文化旅游目的地、非遗文化产业的实验基地……

  无论是“广府汇”还是“非遗玩家”,都是年轻的传承人敏锐地感知到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从市场出发的有益尝试。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家强。文化产业的健康蓬勃发展,是繁荣文化事业、坚定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如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对于广彩艺术风格的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彩瓷区级代表性传承人许珺茹认为,“广彩是中西方艺术融合的,不能限于中国或者是某个国家地区,广彩的艺术语言和审美,应该是世界性的、现代性的,而且广彩一直是紧贴市场需要的。我们一直没变的是个人定制,就是明白要尊重市场需要,这样广彩才有活力。我们广彩人的工作,就是让广彩走向更深更广。”

  以市场为导向推动非遗产业发展,也是非遗生产性保护的重要内涵。未来,广州将由政府补贴租金,支持非遗项目进驻文化产业园区试点建设,形成聚集示范效应。落实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促进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同时,支持探索建立各类型非遗工作站,推动非遗跨界融合发展。

  链接

  破解人才缺失之困非遗代表性项目纳入教学体系

  广州将为非遗传承立法

  广州已经拥有了人类非遗代表作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7项,省级项目81项,市级项目107项……广州启动非遗保护以来,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

  “广州的非遗工作无论是在大湾区还是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不仅非遗数量领先,传承和保护也是很好的。”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瑜梅高度评价广州的非遗工作。对于未来广州市非遗保护的工作重点,她独家回应《南方日报》记者的采访时表示,将推动非遗保护的制度顶层设计,《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将出台,计划2年后修改为《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作为市人大立法项目。针对人才缺失这一困扰非遗保护的重大问题,将正式把非遗代表性项目纳入教学体系。

  各区建设非遗展示场馆

  广州非遗保护虽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也面临许多挑战。广州现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3名,省级传承人73名,市级传承人180名。另外,广州还有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但广州全市均无独立的非遗保护工作机构,部分区仍未成立加挂牌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基层长期以来无机构,无专职人员,工作经费财政投入非常有限,难以适应当前工作的实际需要,限制了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

  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特点和广州实际,广州急需从法规规章层面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保护工作和动态管理提供支撑,开展精细化管理和保护,为下一步制定详细的配套政策提供依据。

  为此,广州将出台《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计划2年后修改为《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成为广州市人大立法项目。

  同时,实施《广州市发展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方案》。推动越秀区广府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支持荔湾区创建省级粤剧粤曲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历史文化街区集中设立非遗大师工作室,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打造非遗生产性传承发展的阵地。推动各区建设非遗展示场馆、成立“非遗”保护中心,加快建设一批非遗工作站。推动非遗进校园、进景区、进博物馆、进商场、进社区。认定一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拍摄一套口述历史资料片,推出一批非遗旅游线路和文创产品。

  把非遗代表性项目纳入教学体系

  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范围广、数量多、影响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最大问题即人才缺失,许多项目后继乏人。

  在2018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周淑英剪纸艺术馆馆长周淑英建议,“各学校在教育部门的组织指导下,结合实际编写教学大纲、教材和教案,开设非遗相关课程。培养、聘请优秀师资队伍提升教学质量。”

  “将非物质文化遗传纳入现代教育体系,形成较为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链条,是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十分重要的方式。”刘瑜梅介绍,目前广州已经从多方面逐步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模式,从立法层面予以鼓励,将更有效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规范化发展。

  办法提出,将非遗作为教学内容纳入教学体系。教育部门应当因地制宜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活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保护、保存纳入教学体系中,采取设立特色学校、编写校本教材、培训师资、开设课程等措施,将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列为素质教育的内容。

  对于非遗人才的培养,办法还提出了系统性的方案。首先,文化旅游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和后继人才,予以重点扶持和培养。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人才的培养。

  其次,教育部门应当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通过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或者相关课程,建立教学、传承基地,培养专业人才。

  最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支持技工院校打造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体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开设相关专业及课程,设立代表性传承人工作室,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推动综合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纳入城市扶持专业目录,鼓励有条件的院校采取减免学费或者给予助学金、奖学金等措施,资助学生学习传统技艺。

  相关

  “造节”广府庙会:

  非遗整体性保护的广州创新

  南国早春,落叶缤纷。每年元宵节当天,广府庙会如期而至。一年绽放7天,一共坚持9年。从传承民俗文化到把自己办成新民俗品牌,广府庙会用9年时间阐释了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并发展创新逐步壮大。

  广府庙会是广州市探索非遗保护实践的整体性保护模式的生动实践和典型案例。广府庙会以新创民俗节庆活动的形式完整且原态地展现广府文化元素,为广府文化的传播、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广州非遗的区域整体性保护实践中率先开创思路。

  “政府搭台,民间唱戏”创造多赢局面

  广府庙会每年正月十五元宵佳节盛大开幕,历时7天,正月二十一日结束。它以“广府庙会,幸福相约”为主题,集民俗文化、美食文化、商贸文化、休闲文化等于一身,以城隍庙忠佑广场、北京路、中山四路、文德路、五仙观、惠福东路等为依托,共划分出活动区、展示区、美食区、灯会区和商贸区五大功能区,全面满足人们吃喝玩乐购等需求。

  “广府庙会自创办之初,即以弘扬广府文化、打造富有广府特色的文商旅活动为自身定位,庙会的举办地设于北京路文化核心区,在这个千年商圈中创设出一个与历史对话的文化空间。”非遗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广府庙会“政府搭台,民间唱戏”的创新运作方式为非遗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了思路。所谓“政府搭台”即是政府仅扮演搭建平台的幕后角色,而“民间唱戏”一方面是指作为广府文化传承者和守护者的民间艺人及群众才是前台主角,另一方面也指发挥一切可利用的民间力量的作用,包括引入社会资金等。

  一场如此盛大且历时整整7天的大型活动,其背后所耗费的大量人力物力是可想而知的。“庙会创始之初,政府每年在此项活动上的投入均高达数百万。”越秀区文广新局局长杨卫国透露,随着广府庙会品牌的打响,逐渐以广告、赞助等形式引入社会资金,到2014年即实现政府零投入的目标。

  在广府庙会的筹办过程中,政府在活动的规划指导与资源整合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民间力量更构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助推广府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活动。在这种“政府搭台,民间唱戏”的模式下,实现了广府庙会多方获益的成效,民间艺人、投资商、民众以及政府等均是其中的受益者。

  “见人见物见生活”探索“非遗+”文化新业态

  广府庙会之后,更多的创新性保护形式也开始涌现。如以“非遗+旅游”“非遗+商业”“非遗+文创”等创新保护方式,广州积极探索“非遗+”文化新业态。通过设立非遗工作站、开发非遗旅游线、成立非遗文创社等形式推动文商旅融合,促使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就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广州接下来将继续推动越秀区广府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并支持荔湾区申报省级粤剧粤曲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并对标省的补助标准给予财政补贴。

  同时,广州将继续开发非遗旅游线路,在景区开展非遗体验游。支持民宿引进非遗项目,推出传统文化体验场地。推动非遗创意产品开发利用,举办非遗旅游产品大赛,获奖产品在本市旅游景点落地。

  粤港澳大湾区各市地域相近、文脉相亲,非遗是联系湾区人民的纽带。“我们也致力于共同塑造和丰富湾区人文精神内涵。如举办粤港澳青少年醒狮比赛和三地粤剧名家演出交流活动,适时举办三地非遗展览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

【编辑:苏亦瑜】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