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380件简帛真迹长沙展出 带你感受“千年遗墨”

380件简帛真迹长沙展出 带你感受“千年遗墨”

2019年11月10日 21:12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380件简帛真迹长沙展出带你感受“千年遗墨”
    参观者欣赏展出的简帛真迹。 邓霞 摄

  中新网长沙11月10日电(邓霞 李叶)11月10日,“千年遗墨——中国历代简帛书法展”在湖南省博物馆开幕,共展出战国、秦、汉到魏晋各时期出土的简牍、帛书真迹380件。

  简帛,是竹简、木牍与帛书的统称。据史料记载,从商代开始,简牍就作为主要的书写载体,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帛书是更为贵重的书写载体。大至国家记事,小到书信往来,皆书于简帛之上;直至东汉时期造纸术得到改进使纸张普及后,简帛才逐渐被取而代之。20世纪以来,随着重大考古发现中大量简牍帛书的相继问世,这些自然流畅、充满活力的简帛书法引发了学界的极大兴趣与关注。

里耶秦简·签牌。 邓霞 摄
里耶秦简·签牌。 邓霞 摄

  此次展览以实物说话,以时间为序,分为楚简帛、秦简、西汉简帛、东汉简、三国魏晋简五大部分。战国的典籍、秦代的法律文书、汉代的养生药方、三国的行政公文等均汇集于此。

  不同于以往的简帛类展览,此次展览将视角聚焦简帛书法艺术,以期勾勒出中国历代简帛书法的艺术特点及发展历程。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部分)。 邓霞 摄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部分)。 邓霞 摄

  以荆门包山、郭店为代表的楚简中,楚文字装饰笔画繁复,但其中已出现后世“隶书”“草书”的笔意。秦朝实行“书同文”,统一了文字的字形和字义,秦隶作为书写于秦简上最主要的字体,已具备笔顺固定、点画平直的特点。西汉则出现了严格意义上的草书,其草法严谨完备;同时,由于“汉承秦制”等因素,西汉早期简帛上的隶书与秦文字非常接近。以长沙市五一广场简、东牌楼简为代表的东汉简,不仅展现了书写流畅的隶书、笔调轻快的草书字体,同时也将楷书的出现提前到东汉早期。到了三国魏晋时期,楷书字体逐渐走向明确与成熟。至此,中国书法的各种书写字体已基本定型。

  此次展览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湖南省博物馆承办,将持续到11月30日,免费向公众展出。(完)

【编辑:刘欢】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