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朗诵剧《破晓之光》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演

朗诵剧《破晓之光》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演

2019年12月09日 16:03 来源:新民晚报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朗诵剧《破晓之光》今晚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演

  年轻人来演年轻人

  “神州上下,苍茫大地,一群爱国志士苦苦地追寻,时代在召唤一个伟大政党的诞生……”大型实景朗诵剧《破晓之光》今晚将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演,据悉,实景演出仅此一场。

  这台演出以近年来上海“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最新史料为基础进行艺术创作,描写了1920年到1921年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从渔阳里到树德里的建党风云,弥补了以筹备建党到中共一大召开这段红色历史的舞台艺术空白。正如当年的毛泽东、陈独秀、李大钊、维经斯基、俞秀松、陈望道、李达、李汉俊等正值风华正茂,如今,担纲演出的演员平均年龄也只有28岁。“要让年轻人来演年轻人。”上海朗诵协会会长陆澄说。

  渔阳里灯光树德里曙光

  朗诵剧《破晓之光》形式上有序曲、尾声,分为渔阳里灯光、海外求学的霞光、革命的月光、一个政党诞生的曙光等篇章,它紧紧地围绕着“光”的意境来表现这段具有开天辟地意义的红色史实。它从100年前的五四运动开始,讲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讲述了一群群爱国学生远渡重洋赴法国、苏俄等地留学去寻求真理……它用充满激情的诗歌朗诵和实景表演,翻开了一页页红色的历史。1920年初,“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带着李大钊的亲笔信,来到渔阳里找到了陈独秀,于是,这里悄悄拉开了建党伟业的历史帷幕。上海、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等地和旅日、旅法的留学生相继建立起共产党组织。1921年7月23日,毛泽东等13位代表走进了这座位于树德里的石库门建筑,在上海召开了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整场演出的最后一幕,以揭开中共一大会址大厅内13位代表的浮雕塑像背景墙作为结束。

  演出既有细腻动人的情感,也有震撼人心的场面。第四章《革命的月光》以早期共产党人、共青团创始人俞秀松与家人书信交流朗诵为特定视角,刻画了这位充满才情和一身傲骨的革命家洒脱而柔情的性格。信中的一句话令人无不动容:“一个人倘若不是为着自己心中的理想真正活一场,活着,和死了,又有什么分别!”

  老乡“毛泽东”最帅“陈独秀”

  在剧中饰演毛泽东的是上海大学教师吴笑,他不仅形似毛泽东,而且也是湖南人,他是整个舞台上唯一一位用方言演出的演员。尽管毛泽东讲的韶山话与吴笑的家乡话并无一点相似,但是吴笑为了演好毛泽东,仔细地研读了史书,找出了许多有毛泽东形象的影视剧反复观看,像《开国大典》《四渡赤水》等等,力求从语言上更接近历史真实。

  上师大影视传媒学院播音主持系主任高祥荣饰演李大钊,他戴上一副无框圆眼镜,具有一种北方人的深沉粗犷。为了能找到一副与90多年前样式相近的眼镜,高祥荣换了最起码4副眼镜,反复观察当时的照片资料,最后才决定用现在的这副眼镜。“李大钊的眼镜是无框的,在当时都属于比较时尚的。”高祥荣说。他与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表演专业的教师孙逊饰演的陈独秀,形成了“南陈北李”。孙逊被称为史上“最帅的陈独秀”,其俊朗高大的形象让这一人物形象具有现代感。孙逊自知在形象上与当时40岁出头的陈独秀的火爆之气尚有距离,他说:“我穿上定制的衣服后,对镜反复揣摩人物的内心和动作。”

  今天是“一二·九”运动纪念日,这是中国共产党84年前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参加《破晓之光》群诵的演员都是来自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播音主持专业的大二、大三的青年学生,他们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爱国爱党的热情,以实际行动参与“不忘初心”主题教育。很多学生表示,如果不是参加演出,他们不会对如此“遥远”的革命人物产生这么全面、详细、亲近的了解,他们感叹:“其实当年他们的年龄和我们也差不多,他们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真性情的年轻人。”参加演出,也让历史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体验,犹如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本报记者 徐翌晟

【编辑:苑菁菁】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