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水下考古“宁波力量”:用十年修复一艘古代沉船

水下考古“宁波力量”:用十年修复一艘古代沉船

2020年08月15日 18:36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水下考古“宁波力量”:用十年修复一艘古代沉船
    浸泡在水中的船板。 童笑雨 摄

  中新网杭州8月15日电 题:水下考古“宁波力量”:用十年修复一艘古代沉船

  作者:童笑雨

  十年能做什么?在中国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王光远所在的水下考古团队,愿用十年时间,修复一艘清代沉船。

  王光远拥有13年水下考古经验,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水下考古潜水长之一。他所在的“宁波基地”,由于主持、参与了近10年来中国大部分重大水下考古项目,被誉为“水下考古的宁波力量”。

每块船板都有编号。 童笑雨 摄
每块船板都有编号。 童笑雨 摄

  炎热的盛夏,走进基地工作间,一股凉意扑面而来。“因为文物保护需要,这里的湿度是100%。”循着水下遗产中心负责人金涛的目光,是一个装满水的异形浸泡池,里面躺着的236块船板,均来自于“小白礁I号”。它们在水池里“躺了”近六年,距离船身修复完成,还有近五年的时间。

一艘修复后的古船。 童笑雨 摄
一艘修复后的古船。 童笑雨 摄

  “小白礁I号”是一艘沉没于清代道光年间的远洋木质商船。因被发现时,位于宁波象山石浦渔山海域小白礁畔水下24米处而得名。2011年,“小白礁I号”成为浙江首个正式获批立项的水下考古发掘项目。

  王光远仍记得下海进行“小白礁I号”文物摸排时的场景。他说,那段时间,从8时到18时都是工作时间,考古队员每天每人下水2次,背上重约40公斤的双瓶装备,在24米深的海水中作业。每次水下工作1小时。

  历经百年的木船,被发现时,已残断为东西两半,呈摊散状态。当天下海后的能见度基本为零。在这种情况下,王光远能做的,只有隔着手套,一寸一寸地摸索。

“小白礁I号”被发现时场景复原模型图。船身已残断为东西两半,呈摊散状态。 童笑雨 摄
“小白礁I号”被发现时场景复原模型图。船身已残断为东西两半,呈摊散状态。 童笑雨 摄

  得益于不放过一个角落的细致,他摸到了一个方形的物品,根据搜索绳和指北针记录好位置后,将其提取出水。出水后才发现这是一个造型规整的锡盒,里面存有一枚标明商号的玉石印章,上刻“源合盛记”四个字。也正是这枚印章的发现,为之前“这是一条商船”的判断,提供了佐证。

  在开展“小白礁I号”船体发掘前,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就会同相关机构,为“小白礁I号”保护修复制定了系列方案,如脱盐、脱硫、脱水、填充加固、干燥定型、复原研究、安装复原等工作,同时提出边保护边展示边修复的理念。

  “早期的沉船保护受限于技术发展水平,没有关注到硫铁化合物残留的问题。‘小白礁I号’借鉴了国内外沉船保护的经验和教训,以现在可行的技术加以处理。”金涛说,“小白礁I号”保护修复工程预计为期10年。

  修复时,先用络合试剂加入纯水浸泡,去除硫铁化合物,可溶盐也随之浸泡出来。处理完硫铁化合物之后,改用纯水浸泡,残留的络合试剂和盐分得以清除。其次再进行脱水、填充加固、干燥定型、复原研究、安装复原等工作。

  如今,正进行的是脱盐、脱硫环节,已进行了6年。“海水中盐分大,不脱盐对船体后期保护不利。同时,百年前的船钉都被腐蚀,产生了很多硫化物。”金涛说,前期每个月都需换一次水,每块船板都进行了编号。

  “水下考古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复杂。”金涛说,用十余年的时间,修复一艘沉船,不足为奇。

  据悉,“小白礁I号”沉船因其先进的工作理念、科学的考古方法、创新的科技应用、超前的保护意识和多重的安全保障等,被誉为“中国水下考古的又一创新之作”。

  王光远说,水下考古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才能完成的一项工作,是一场“持久战”。通过水下考古工作,将历史展现在公众面前,是水下考古人的荣幸。(完)

【编辑:苑菁菁】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