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杨丽萍:跳舞是我生命中的情感出口

杨丽萍:跳舞是我生命中的情感出口

2020年10月07日 12:38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中新社天津10月7日电 题:杨丽萍:跳舞是我生命中的情感出口

  中新社记者 张道正

  “跳舞是我生命中的情感出口,也是我对自己天赋的尊重。”著名舞蹈家杨丽萍6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称,虽然近年多以编导身份出任幕后工作,但她并没有远离舞者的角色,“只要有合适的作品,我随时会再上舞台。”

10月6日,“相约南园·舞动津城”——杨丽萍作品舞蹈剧场《十面埋伏》艺术分享会在天津南园举行。图为杨丽萍(左一)向演出合作方赠送签名照。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张道正 摄
10月6日,“相约南园·舞动津城”——杨丽萍作品舞蹈剧场《十面埋伏》艺术分享会在天津南园举行。图为杨丽萍(左一)向演出合作方赠送签名照。 中新社记者 张道正 摄

  当日,杨丽萍作品舞蹈剧场《十面埋伏》(现代舞剧)艺术分享会在天津南园举行。杨丽萍携《十面埋伏》主演团队亮相,与艺术爱好者分享台前幕后的故事和艺术感悟。期间,她一袭孔雀裙亮相,“仙气”十足,演绎一种独特的东方美。

  从1979年大型舞剧《孔雀公主》开启“孔雀之路”,再到1986年创作表演《雀之灵》一举成名,“孔雀”是杨丽萍在舞台上最为经典的艺术形象,她本人也被誉为“孔雀公主”。

  “舞蹈是我们民族的一种生活方式,人们婚丧嫁娶、田间劳作都会跳舞。”杨丽萍说,母亲在十月怀胎时已经在跳舞了;没有受过专业训练,跳舞是天性,在儿时,她经常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动物,她最具代表性的孔雀舞最早也是得益于对孔雀的观察。

  对杨丽萍而言,舞蹈就像空气与水。几十年与舞蹈为伴,靠的并不是“坚持”而是“热爱”,是“有感而发”,她说:“跳舞是我生命中的情感出口,也是我对自己天赋的尊重。”

  经过疫情,重新回到剧场,杨丽萍感慨万千,她说,这可以让人感受到现实“天灾人祸”的残酷,就像《十面埋伏》中描述的危险,充满了“不定”;这也让人类认识到,“战役”有时候来自内心,有时候来自外界。

  谈到《十面埋伏》,她说:“这个故事,共通的人性都在里面,其中的人物也‘活’在当下,在生活中都能见到,要去寻找历史与当代的联系。”她举例说,项羽的故事就在探讨一个血气方刚的英雄是否有智慧让自己生存,萧何就像那些可以让弱者成功、让有才者施展的人,刘邦、韩信、虞姬等角色也可在生活中找到影子。

10月6日下午,“相约南园·舞动津城”——杨丽萍作品舞蹈剧场《十面埋伏》艺术分享会在天津南园举行。图为杨丽萍指导小舞者。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张道正 摄
10月6日下午,“相约南园·舞动津城”——杨丽萍作品舞蹈剧场《十面埋伏》艺术分享会在天津南园举行。图为杨丽萍指导小舞者。 中新社记者 张道正 摄

  杨丽萍说,创作中最难的是如何用舞蹈去表演一个如此复杂的故事,为此,她采纳了京剧、琵琶、剪纸等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拓展了作品的艺术内涵。

  回顾舞蹈生涯和创作标准,杨丽萍说,“我的创作还是很多元的,早期喜欢花鸟成语、风花雪月,后来注重探讨生命的意义,《云南印象》等作品又回归田野,寻找原生态的、最具民族特色的艺术,而近年《十面埋伏》这样的作品又具有实验性,我在思考能不能把中国传统的文化用最现代的手法表现出来。”

  将中国故事向国际传播和传达,是杨丽萍一直的追求。她表示,“我始终很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它有着自己的味道,民族的符号,如何用艺术手法去传达,是我创作的兴趣所在。”

  “我比较喜欢创作,有的作品是给自己跳的,有的作品给适合的舞者创作,今后我也会给自己量身打造。”杨丽萍说,对她而言,年龄不是障碍,舞台无处不在。(完)

【编辑:李骏】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