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文学照进现实 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哪里去了?

2008年12月30日 15:54 来源:《半月谈》 发表评论

  作为文学照进现实最先锋的力量,《谁是最可爱的人》、《哥德巴赫猜想》等报告文学名作甚至可以被称为一个时代的精神象征。在人们饥渴地从文学中汲取营养的年代,不仅这些名作一纸风行,就连发表它们的刊物也是红极一时。可是如今,文学在现实面前长期“失语”,执报告文学之牛耳的权威刊物《报告文学》在为生存而挣扎,最近甚至陷入“版面费”丑闻。这再次引发了很多人对中国文学现状的担忧,他们惊呼:

  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哪里去了?

  半月谈记者 姜帆 于新超

  文学现状:进步还是走向边缘化?

  实际上,文学刊物市场惨淡早已司空见惯。一次大型书市期间,《北京文学》名誉社长章德宁曾在闹市街头进行了一次有关文学期刊的随机调查,结果绝大部分受访者表示不看文学期刊,而少数表示阅读文学期刊的人,其中大约90%报出的刊名却是《读者》和《青年文摘》等综合性通俗刊物。

  这个结果让章德宁感到悲凉,她说:“现在就连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也越来越成为只有评选机构和获奖者关心的事情。也许这是文学发展的常态,也有人认为文学终将消亡。文学的影响力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与此同时,从写作量的角度考察,却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据章德宁说,目前全国文学类期刊达到800余种。除了正式的文学出版物以外,网络化写作和阅读也是方兴未艾。那么,文学界为什么有“边缘化”的感觉呢?

  章德宁举了她亲身体验的一个例子。她曾去一个营业面积巨大的卖场参观,在最偏僻的角落找到书刊的销售区域,然而那也是有几百个摊位的不小区域。可是在里面经销文学期刊的却是寥寥无几。“这很有象征性。”她说,“在人们当下的需求中,文化需求尽管不小,但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而文学在其中的比重更低。”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潘凯雄认为,当下这个时代面临着市场化挑战,市场化代表着极度商品化、娱乐化和多元化,多元化的背后又是极端个性化,同时数字化和网络化也带来写作方式的变化,由此带来市场分化。原来由有限的文学出版来划分的市场一下子被无数主体抢占,因而文学感觉上趋于边缘。在这种情况下,文学面临抉择:应该关起门变成精英的小圈子,还是继承现实主义传统,适应时代的发展?

  刚刚获得首届中国批评家奖的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则从理论的角度对“文学边缘化”进行了解读。他说:“30年来,文学由大合唱到独唱再到哼唱,越来越个人化,越来越与时代疏离,但是这也越来越符合时代的精神以及文学的本义。文学不再能充当民族狂欢的工具,这反而使它能够回归本真。”

 [1] [2] [3] [下一页]

编辑:宋方灿】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