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冷门”的著名作家:她生来就是被流放的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一位“冷门”的著名作家:她生来就是被流放的人
2009年10月16日 14:13 来源:南都周刊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一位“冷门”的著名作家

  10月8日,瑞典皇家学院宣布,现年56岁的德国女作家赫塔·穆勒(Herta Müller)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穆勒也成为了历史上第12位获此殊荣的女性。

  2009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德国作家赫塔·穆勒获得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不过,这次读者们的第一反应却是:谁是赫塔·穆勒?

  虽然候选人中不乏有阿莫斯·奥兹、菲利普·罗斯以及阿多尼斯这样的国际“重量级作家”,但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最终获得者的名号却来得远不如其竞争对手那般“响亮”。10月8日,瑞典皇家学院宣布,现年56岁的德国女作家赫塔·穆勒(Herta Müller)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穆勒也成为了历史上第12位获此殊荣的女性。

  瑞典学院在颁奖词中,对穆勒赞誉有加:“赫塔·穆勒的文章具有诗歌的精炼和散文的平实,描绘出了一幅底层社会的众生相”。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格隆德则认为穆勒的创作“一方面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另一方面则真实地讲述了生活于极权之下人的状态。”但实际上,真正读过穆勒作品的人,寥寥可数。对于这个颇为冷门的诺奖作家,现在中国的读者所关心的,是更为实际的两个问题:谁是赫塔·穆勒?为什么要把诺贝尔文学奖颁给这样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作家?

  对穆勒的获奖,英国《每日电讯报》的专栏作者萨米尔·拉希姆在10月9日撰文,将这次的诺贝尔文学奖称为一次“奇怪的评奖”,但作者随即说,诺贝尔评审委员会把奖项颁给此前知名度不太高的、甚至有些奇奇怪怪的人士,已不乏先例,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例如1988年获奖的埃及作家马哈福兹,在他获奖之前,其名在欧美几乎无人能识,包括其《开罗三部曲》在内的作品并没有被西方大量译介。而正是由于这次获奖,阿拉伯现代文学才真正进入世界文学的视野,并兴起了一股“马哈福兹热”。那么,穆勒此次折桂,是否又会掀起一场关于德国、东欧文学的热潮?

  “冷门”作家

  还是“热门”作家?

  在国内各大媒体热炒诺贝尔奖“剑走偏锋”的同时,人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赫塔·穆勒在诺贝尔奖评委的心中和西方文学界到底居于什么地位。

  其实,早在瑞典皇家学院宣布今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日期后,世界最大博彩公司立博博彩(Ladbrokes)就在其网站上公布了诺贝尔文学奖赌盘。截至颁奖前一天,占据赔率榜首的是以色列作家兼政治活动家奥兹,赔率是3/1(买一赔三),今年他被视为极有可能获奖的候选人。

  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冷门”人选的赫塔·穆勒赔率却排在了第二名,也是3/1,也属于最有可能得奖的人之一。但细看赔率排名,人们会发现排在穆勒其后的不乏比她名气大得多的作家,美国作家乔伊斯·卡罗尔·奥茨和菲利普·罗斯,赔率都是5/1,托马斯·品钦是7/1,昆德拉是14/1,阿特伍德是40/1,北岛是50/1……

  据了解,立博博彩公司每年都组织一群“诺贝尔专家”专门研究可能获奖的人,并紧密追踪报纸头条,根据往届颁奖礼上的致词,而得出本年度候选名单的“大势”,然后根据作家的获奖可能性大小制作出获奖赔率。2004年至2006年,这家公司连续三年猜中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被称为诺贝尔文学奖风向标。

  由这个“风向标”看来,赫塔·穆勒似乎并非一个“冷门”作家。在获奖以前,她其实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热”度。自1980年代以来,穆勒已经得到了超过20个国际文学奖项,其中最著名的包括了德国最权威的克莱斯特奖(Kleist Prize,1994)、欧洲文学大奖亚里斯提奖(Aristeion Prize,1995)、柏林文学奖(Berlin Literature Prize,2005),以及今天的诺贝尔文学奖。

  从她几乎每年得一座文学奖的“速度”推断,穆勒绝对属于“实力派”的作家。实际上,她在德国早已享有很高知名度。自1987年她与丈夫移居柏林以来,穆勒便开始在德国的多家高校开设写作与文学的讲席,此外,她还是德国语言与文学创作学会和国际笔会等国际知名文化机构的成员,被德国《明镜周刊》等媒体称为“被排斥的爱国者”。罗马尼亚国际广播电台在2007年对赫塔·穆勒有过一次专访,主持人的开场白是这样的:“赫塔·穆勒是现在最受尊敬的德国作家之一。出生于罗马尼亚的她曾经拒绝与国家安全局合作,现在,这位著名的作家却代表德国成为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之一……”

  不过,就是赫塔·穆勒这样一位早就声名在外、已代表德国数次冲击诺奖的作家,为何到中国就变成特大的“冷门”了呢?国内德语文学权威专家叶廷芳表示,穆勒在欧洲颇为知名,但在中国极少有人知道。据了解,她的中文作品迄今只有10年前台湾时报出版的《风中绿李》一本,大陆方面此前只有《译林》杂志于2001年翻译过她的一组诗《黑色的长轴》,除此,竟然没有其他中文译著问世。

  “目前国内研究德语文学的专家很少,且主要是从事经典作家研究,不太关注当代的作家。”叶廷芳说。很显然,对于中国的文学界和翻译界而言,获奖前的赫塔·穆勒基本没有进入人们的视野。

  诺贝尔“欧洲”文学奖?

  当然,用“爆冷”一类词汇来形容这届诺贝尔文学奖的媒体,除了国内的,还有像BBC、美联社这样的国际媒体。其中除了一小部分询问“赫塔·穆勒是谁”的声音之外,人们更为关注的焦点是:为什么这次又是一位欧洲作家获奖,而不是南美、亚洲或非洲作家?

  在结果公布前夕,评选人之一的瑞典皇家学院常任秘书恩隆德表示,评审小组在评选得主时过于“以欧洲为中心”。他说,由于评审小组成员绝大多数来自欧洲,“更容易认同欧洲和欧洲传统的文学作品。”自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于1994年夺奖后,十几年来,诺贝尔文学奖几乎都由欧洲人拿下,仅两届例外。很多人预测,这届诺贝尔文学奖该轮到非欧洲作家了。

  英国《卫报》读书版的副主编理查德·李在本届诺贝尔奖结果公布后不久便更新了一篇博客。在这篇文章中,他呼吁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更“外向”一些,而不是仅仅将目光局限在欧洲。不过,当他重新查看今年的候选作家名单时,也发现了一个很致命的问题:翻译。

  “对这份名单吹毛求疵是不容易的,因为我根本不了解非洲作家尼·瓦·西昂戈,就像我不了解高银的作品那样。但甄选出当代最杰出的作家并不是我的责任,而是诺贝尔奖委员会的事儿。”他写道。因此,他建议瑞典皇家学院立刻停止“搞他们的欧洲俱乐部”,而要“多找一些各国文学的研究者做些翻译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理查德·李提到的尼·瓦·西昂戈是非洲享有盛名的后殖民主义作家,而高银则是被艾伦·金斯堡称为“韩国的诗歌菩萨”的著名韩国诗人。此二人在国际文学界均享有很高的声誉,也多次入选诺贝尔文学奖的最后角逐,但除了自己本国的语言之外,他们的作品很少能够通过高质量的翻译进入英语、汉语等主流的语言,为更广大的读者所知。

  即使赫塔·穆勒贵为诺贝尔奖“新科状元”,其作品当年所受的“待遇”也只能用可怜二字加以形容。迄今,她的全部作品中只有四部被翻译为英文出版。第一家出版穆勒作品英译本出版社,蛇尾出版社(Serpent’s Tail)的负责人皮特·埃尔顿向媒体透露说,1989年他们第一次出版了她的《护照》(The Passport)一书,但是20年间,此书几乎被人遗忘在书架角落,仅卖出了不到两万本。

  作为欧洲作家的穆勒尚且如此,那么其他非欧洲语系的作家被介绍到英语世界的情况,也就可想而知了。除了村上春树、奥兹、昆德拉这些具有商业价值的作家之外,能被大量译介、并被西方所接受的作家,其实并不多。

  瑞典汉学家马悦然援引中国为例说,近百年来中国诞生了许多优秀的小说家、诗人。论文学造诣,很多人完全有资格拿诺贝尔奖,但是或多或少由于翻译的原因,这些作品均未能获得诺贝尔委员会的认可。缺乏其他语系作家的优秀译作,诺贝尔奖也只能越评越像一个“欧洲文学奖”。

  不过,穆勒获奖以后,没有人会担心她的书不好卖了,10月19日穆勒的英文作品将在蛇尾出版社再版。埃尔顿以及其他出版商们现在考虑的,不过是如何好好利用诺贝尔奖这杯羹,让穆勒复制耶利内克2004年获奖后创造的出版神话。

  她“生来就是被流放的人”

  赫塔·穆勒1953年出生于罗马尼亚巴纳特(Banat)地区一个日耳曼少数族裔家庭,她的幼年生活主要在当地的罗马尼亚德语社区中度过,那个地方几乎没人讲罗马尼亚语。据穆勒曾回忆说,“我的罗马尼亚语水平一般,我相信罗马尼亚语最美的部分是我在轿车厂干活时学到的日常用语。今天有人问我从先锋派那儿学到了什么,我回答说我从民歌那里学到的更多。第一次听到Maria Tanase(罗马尼亚著名民谣女歌手)时觉得简直不可思议。那是我第一次真正领会民间传说的意义。”

  不过,穆勒坚实的德语根基确保她日后必将走上写作的道路。在蒂米什瓦拉大学求学期间,穆勒参加了反对罗马尼亚独裁者齐奥塞斯库的作家小组,与当局结下梁子。1982年,毕业后成为了一名翻译的穆勒在国内发表了其“处女作”短篇小说集《低地》,但立即遭到了罗马尼亚当局的审查和删减。

  齐奥塞斯库统治下的国安部门惜其才,希望与之合作,却遭穆勒的一口回绝,她也因此失去了工作。此后,穆勒的作品在罗马尼亚愈加难以出版,重压之下,她不得不在一次参加法兰克福书展的时候公开批评齐塞斯库政府,就此与罗马尼亚当局彻底闹翻。1987年,由于担心受到秘密警察的报复,赫塔·穆勒和丈夫—小说家理查·瓦格纳前往德国。在那里,她最终找到了自己在文坛中的一席之地。

  说到穆勒的文学成就,不得不说她的家乡。巴纳特地区原属奥匈帝国统治,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之后分别被划归南斯拉夫、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三国。二次大战时,当时的罗马尼亚政权参加了德、意、日法西斯同盟,巴纳特地区的许多居民都曾参加德国纳粹。而二战结束时,该地区又被苏联军队解放,建立了赤色集权政府。可以说,历史让穆勒的故乡成为了一座“无主之城”。她也因此自称是“生来就被流放”的人。

  由于之后她又因为得罪了当局而“自我流放”到另一个德语国家,所以穆勒的作品中,始终充满了一种变动不居的“不安全感”。无孔不入的秘密警察使得现实生活中时刻都有可能发生逮捕,酷刑和谋杀,这种恐怖的阴影像某种气味一样蔓延在人们日常所呼吸的空气当中。穆勒正是这段历史的一位见证人,她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这种窒息的恐怖感在她的作品中表达了出来。

  例如赫塔·穆勒新近推出的长篇纪实小说《呼吸钟摆》(Atemschaukel),这部作品讲述的是纳粹时期在一个苏联劳改营里俘虏的故事。

  小说主要写了一个人物,奥斯卡·帕斯提奥,并且借他的遭遇提醒读者:那个时代的牺牲者不仅仅包括纳粹分子本身,还包括当时被战胜者抓捕的人们。所有17至45岁的罗马尼亚籍德国人,他们在1945年1月被送到了苏联劳改营中。其中遭到流放的有当时17岁的罗马尼亚裔诗人奥斯卡·帕斯提奥,以及穆勒的母亲。可以说,其中的内容有不少穆勒的自传成分。

  但穆勒书写的,又不仅是德国裔的罗马尼亚人的放逐历史。更探讨了个人在一个专制社会中的真切体验。“我个人最难忘的是在罗马尼亚的生活经历,虽然我已移居几百公里外的德国,但这并不能抹掉过去的经历。离开故乡时,我将过去也一并打包。我认为,专制在当今德国仍旧是个话题。”她说。

  作品介绍

  赫塔·穆勒的作品描绘了罗马尼亚下层人民的凄惨生活,处女作1982年在罗马尼亚用德语出版,并成为禁书,一时引起广泛争议。代表作品有《我所拥有的我都带着》、《光年之外》、《行走界线》、《河水奔流》、《低地》、《那时狐狸就是猎人》等。尽管穆勒20多年前就离开了罗马尼亚,然而她之前的生活经历应该说是巨大的写作财富。她的诗作也好,小说也罢,都较多着墨于集权统治和社会底层的现状。《约会》,关于一个在集权统治下服装厂工作的女工,把小纸条放在来自意大利男人的西装里,写着“娶我吧”。她的另一本作品,英译为《护照》,讲的是罗马尼亚一个讲德语的小村落里,一个乡下人移民西德的故事。穆勒的新作8月出版,这次她的视角移至一个去乌克兰工地的17岁男孩身上。法兰克福评论如是说,“光怪陆离的,移动的以及谦逊的小说,也许是这个秋天最不可错过的作品。”“对我来说最有意义的生活便是在罗马尼亚集权统治下的那段经历。德国的生活非常简单,就在几百公里开外,就是我那些过去的经历,”穆勒曾经说“当我离开的时候,我打包了自己的过去,并且意识到集权统治在德国仍旧是一个尖锐的话题。”

  台湾地区唯一翻译过的中文版《风中绿李》

  赫塔·穆勒唯一在台湾出版的作品,是1999年由时报出版的《风中绿李》,这部小说发表于1994年。小说描述他们的友情如何在独裁政权下摆荡,当生命受到威胁时,他们如何尝试贿赂、适应,甚至反抗,直到找不到继续活下去的理由而终至瓦解、自杀,因为他们的“心兽”(德文书名《Herztier》的原意)“像老鼠一般逃走了,他们脱下毛皮,然后消失在虚无中”。作者想要探讨的是,在一个充满惊惧的世界里,真的不可能有朋友吗?

  被封杀的处女作《低地》

  1982年,米勒发表了她的处女作、短篇小说集《Niederungen》(《低地》)。故事透过一个孩童的眼睛,展现了齐奥塞斯库统治下的罗马尼亚人民虚伪而痛苦的生活,以及齐奥塞斯库对不合作者所进行的残酷镇压。同时也描述了德国民粹分子的日渐膨胀的法西斯思想痕迹,对不同意见的绝对不容忍,以及腐败情形。这本书在罗马尼亚被封杀。但书稿几经辗转,在德国得以出版。同一时期(1984年),她还写下了另一部故事集《暴虐的探戈》。

  作为诗人的米勒

  赫塔·米勒获奖的原因之一是“兼具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直”、“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诗人的身份以及才华,一直是米勒创作中不可忽略的部分。以其短篇小说集《赤脚的二月》中的一首小散文诗为例:

  《寒冷的熨斗》

  矮小灰色的人从公园边上走过,头顶是树,两侧是树。

  矮小灰色的人穿着硬硬高筒靴,好像是两个寒冷的熨斗。

  矮小灰色的人穿着闲散放荡的西装,两支空空的瓶和一条空空的狗。

  矮小灰色的人在高高的树间停下来。他听见:

  风掀开了他头顶的盖子

  风合上了头顶上的盖子

  风掀开了合上了头顶上的盖子。

  文学批评家弗兰茨·赫里斯基安·杰利乌斯在《Der Spiegel》杂志(一份类似《时代》周刊的德文杂志)中指出,对于赫塔·穆勒来说,她的散文始终蕴藏诗的品质。这个评语暗合了诺贝尔的获奖辞。

  记者·孙骁骥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