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蒋勋谈“孤独美学”:为儒家找点缺少的部分——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学者蒋勋谈“孤独美学”:为儒家找点缺少的部分
2010年01月22日 13:45 来源:四川新闻网-华西都市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试图用语言与人沟通,语言的终极只是更大的孤独我可以孤独吗?我可以更孤独一点吗?好像只有孤独,生命可以变得丰富而华丽。

  2010年初,台湾学者蒋勋以新书《孤独六讲》叩响了喧嚣而荒芜的内地书市。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肯听的“语言孤独”,始于踌躇满志终于落寞虚无的“革命孤独”,潜藏于人性内在本质的“暴力孤独”,不可思不可议的“思维孤独”,以爱的名义捆缚与被捆缚的“伦理孤独”。蒋勋以独特的语言和视角,与孤独进行了一场孤独的对话。这场心灵的孤独对话,不是讨论如何消除孤独,而是去探讨如何完成孤独,如何给予孤独,如何尊重孤独。以《孤独六讲》,蒋勋创造新的美学流派——孤独美学。或许,美学的本质就是孤独。昨日,记者对话作者蒋勋。

  为何写孤独?

  为儒家找点缺少的部分

  壹·华西都市报:为什么会想到以孤独为主题成书?

  蒋勋:孤独,是我一直想谈论的主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每天早上起来翻开报纸,在所有事件的背后,隐约感觉到有一个孤独的声音。不明白为何会在这些热闹滚滚的新闻背后,感觉到孤独的心事,我无法解释,只是隐隐约约觉得,这个匆忙的城市里有一种长期被忽略、被遗忘,潜藏在心灵深处的孤独。我开始尝试以另一种角度解读新闻,不论谁对谁错,谁是谁非,而是去找寻那一个隐约的声音。

  贰·华西都市报:你是如何看待孤独的?

  蒋勋:“孤独”在汉字里面是很负面的意思。但在西方的文字里,孤独的字根sol原义是太阳,其实意思是说你是宇宙之间唯一的,你是不可取代的。但在儒家社会里恰好缺少这个部分。在庄子哲学里其实是有孤独的,他常常说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后来发展到像李白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但儒家太在意人跟人的关系,这个孤独感在华人世界应该重新找回来,才能找到一个真实的自我。

  写作的过程感叹于50岁还被老妈说尿床

  叁·

  华西都市报:通过讲述孤独,你需要达到什么目的?

  蒋勋:希望通过孤独完成自我的完整。文化走向21世纪很重要的一点是,每个人必须回来做自己,就是寻找孤独感。你在台湾会发现,跟一个我这个年龄段人聊天,每个人都好委屈。上大学,选的是父亲定的专业,跟妈妈看好的女孩子结婚,回想起来全部是妥协、委屈。我跟母亲说,我生下来你就把脐带剪断,这样我才是一个独立的人。可是到了今天,那个脐带还在。甚至我已经50岁了,当了系主任,我妈妈还跟邻居聊天,讲我小时候尿床之类。

  肆·华西都市报:情欲孤独是最吸引人的一章,你这样认为吗?

  蒋勋:所有的伦理秩序里面,第一个框架你的就是情欲。如果在儒家的教育中长大,你会觉得追求情欲是一种罪恶。张爱玲也写过,如果一个女人早上五点钟不起床将窗帘打开,别人就觉得她一定在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我们的文化里有一个集体偷窥,我们对自己的身体一无所知不敢触碰,对他人的身体却充满偷窥的欲望,觉得是合理的,可是不敢面对自己的身体,里面有荒凉、寂寞、孤独的东西,不敢触碰。

  如何看待《百家讲坛》?应该举出实例来做对话

  伍·

  华西都市报:讲述孤独,你很多时候对儒家文化持批判态度?

  蒋勋:儒家文化有它了不起的部分,但它有太严密的严厉,对很多年轻人走出自我是非常大的伤害。所谓的中庸变成做人小心,看看爸爸怎么说、妈妈怎么说、老师怎么说,没有自我。一个人背着背包走一次西藏高原,走七千公里的丝路,从长安城一直走到欧洲,你可以知道什么叫孤独,那种孤独可以让你的自我真正壮大起来。家庭、伦理的束缚之大,远超于我们的想象。要破除这些藩篱,又谈何容易?包括我自己,尽管说得冠冕堂皇,只要在84岁的妈妈面前,哪敢谈什么自我?谈什么情欲孤独?!

  陆·华西都市报:《孤独六讲》来源于你的文化讲座,你如何看待《百家讲坛》?

  蒋勋:我在内地住酒店时经常看《百家讲坛》,解读古代经典的节目受到观众热捧未尝不是好事。但是,这些经典是要经得起挑战和考验的,跟经典对话是说,你真的能够进去以后再出来。我期待下一波的《百家讲坛》不是把经典当成是表层浅薄的东西来看,而是可以跟它对话,深层的对话,而且举出很多现代的实例来做对话。 记者 胡晓

  作者小传

  蒋勋1972年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

  所,1976年返台后,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并先后执教于文化、辅仁大学及东海大学美术系,任系主任。其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更为可贵的是:蒋勋以甲子的岁龄,近年专事两岸美学教育的推广,他认为:“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而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