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桥杂技面临冲击 有关人士积极建言献策——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吴桥杂技面临冲击 有关人士积极建言献策
2010年02月21日 10:44 来源:新华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没有吴桥人,不成杂技班。”然而,在当前多元经济发展过程中,这一杂技界普遍的说法正面临冲击,吴桥杂技文化保护面临严峻形势。日前,民革河北省委在河北省政协会上提出,创建“吴桥杂技文化生态区”,以保护这项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

  民革河北省委的提案说,据统计,吴桥艺人所到达的国家有50多个,在世界上广泛地传播了中国的杂技文化。新中国成立前,吴桥县向全国各地输送了2000多名杂技艺人,全国大的杂技团几乎都有吴桥籍艺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吴桥杂技艺术再次走向世界大舞台。吴桥县杂技团、吴桥杂技学校演出队、吴桥杂技大世界旅游公司也曾多次组团赴新加坡、韩国、泰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演出。

  据1952年的不完全统计,在吴桥几乎村村都有杂技艺人,如吴桥范屯村300多户人家,就有150多人从事杂技活动,其中50多人常年在国外演出;仓上乡宁庄128户,就有114名杂技艺人。杂技艺人较集中的就有沟店铺、于集、铁城等几个乡镇。

  数千年来,吴桥杂技艺术人才主要来自于农村。但近几十年来,在农村多元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杂技文化生态进一步发展的冲击,杂技已不再是吴桥人赖以谋生的手段。

  专家说,当前,必须将“吴桥杂技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列入议事日程,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吴桥县要努力创造条件,特别是把一些著名的景点通过公交线路连接起来,在农村进行商业网点及旅游配套相关设施建设,以让游客深入到吴桥农村的杂技景点参观。同时延伸杂技旅游链条,深度开发和包装推介铁城唐槐等民俗旅游景点,并将杂技界老前辈孙富有在上世纪30年代盖起的一栋别墅故居加以修复,对外开放;将吴桥杂技界一些老前辈创办的杂技学校旧址、杂技道具等加以修复整理,在农村创建不同的杂技博物馆,既便于旅行社组织游客前往参观,也能作为吴桥杂技文化生态保护的象征。

  作者:杨守勇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