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兵戈熄灭争夺铜币 宋失铜毁于纸币贬值——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宋金兵戈熄灭争夺铜币 宋失铜毁于纸币贬值
2010年03月09日 12:31 来源:现代快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当人类刚刚抚摸到圆润的钱缘,皇权就试图主宰天下财富,历代币制更迭的背后不过是一场封建统治者分配财富的游戏。统治者手中的刀枪真能主宰财富吗?五千年历史长卷中,每当皇权自认为可以统治金钱,便会被金钱反噬。一次次战乱的背后都有财富原罪,但一次次盛世辉煌何尝不是顺应了货币天道,所谓数字时代的“0”与“1”不过是在得失金钱之间徘徊。

  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不过,交子的很多记载不怎么值得称道,因为多数记载是有人靠发行交子“广置邸店、屋宇、田园、宝货”,最终搞出了世界上第一次挤兑风波。

  盐钞,又称“钱引”。

  “引”在北宋是税收凭证的代称,由于盐、铁、茶等专营,宋代盐商、茶商向官府购买专营品后,得到“引”,凭“引”领取实物。其中,最重要的流通凭证是“盐钞”。作为一种凭证,盐钞可以代替铸币,北宋初年就开始作为交换媒介流通了。

  与交子相比,盐钞毕竟有实物或者免税作为准备,信誉相对更高。

  朝廷很聪明,发现“盐钞”也是个好东西。

  同样是宁熙四年,当官交子丧失信用,朝廷开始用盐钞支付军费。结果不言而喻,很快,盐钞发行就超过了“三司”的盐产量,盐钞开始贬值。

  尽管盐钞贬值方式与交子类似,但朝廷还要靠盐铁专卖谋利,历代帝王都对“盐钞”发行很克制,王安石、皮公弼甚至蔡京等都对“盐钞”发行进行过一定程度的约束。整个宋代,“盐钞”信用要好于官交子,流通时间也长于官交子,一直使用到南宋末年。

  南宋立国江南,京城临安(今杭州)襟江抱湖,内接运河外通海洋,是天然的运输途径,鼎盛时期,人口达到120多万,据说有414行,按行业集中于各街道。丝织业、造纸业、造船业绝对是当时的世界翘楚。

  造船业,宋代已经可以造巨型船,“帆若垂天之云,一船数百人”。造纸业,人们现在经常提到古代图书“宋本”。“宋本”并不是单纯的时代名词,而且代表着精确和典范,可惜元朝以后部分技术失传,后世虽然不断模仿,但始终没能超越宋代水平。

  然而,历史合理性经常让人无比困惑。因为,南宋发达的商业来自于当时投降派(秦桧)对金国的妥协,南宋甚至也有人评价“卧鼓息烽二十年,此桧之功不可掩也”。

  被完颜兀术(就是《说岳全传》里的金兀术)赶到江南后,南宋朝廷再也没想恢复故国,当然这主要是赵构的想法。理由很明显,被俘虏的徽钦二帝都回来了,这个皇帝由谁来当?

  1141年宋金议和(绍兴合议),半壁江山掩兵卸甲,农耕逐步恢复。中国南方地理环境本就较北方优越,只是宋代以前政治重心在北方,南方经济必须服从北方安排,现在没有这个问题了。

  这段时间,南宋和金国始终对峙,小打小闹之外又加上了争夺铜币,虽然可以罗列很多攻伐,但最关键的一条:金国生产力低于南宋,从而铜钱购买力也高于南宋。

  兵戈熄灭了,宋金开始争夺铜币。双方的目的都只有一个:把对方的铜钱弄到自己地盘上。

  斗争规则:不准动武。

  主战场:两淮地区。

  南宋首先祭出了王牌,严厉查处携带铜钱出关的所有人,当然仅仅是名义上。查处措施包括:没收铜钱、加倍罚款、革职、断荫赎,其中断荫赎最狠,就是说从能查到的祖宗开始,死人、活人官职一起罢免。查处确实很严厉,但弄铜钱到金国确实能挣很多钱,朝廷可以罢免相关人员官职,但有的人根本不是官员,无从罢起,最多就是经济处罚。而且,总有人能躲过官府查验,就是二十四小时全线看守边境,也保不准有人监守自盗。

  所以,宋朝以上政策无效。

  金国拿出的方法却很有效。

  首先,金国在淮北用短陌。所谓短陌,就是宋朝一百枚铜钱一串,到金国六十枚就算一满串。

  其次,向南宋卖盐。南宋产盐的实际成本并不高,但盐是官营商品,加上税款,价格就很高了。金人也不笨,南宋产盐的法子他们也会,以成本价售盐,但宋人必须用铜钱买。

  最后,发扬扬长避短的作战方针。金国产绢,同样质量,绢价比南宋低将近一半,金国一匹绢价1贯钱,而南宋至少要3贯。金国不产茶叶,所有人都不准喝茶。

  以上几条,除茶叶禁令外,每条都可为南宋铜钱运输者带来实际利益。看来,以行政管制控制货币流动,在古代就行不通,铜钱争夺战中,南宋一败涂地。

  铜都被金国弄走了。没铜,就用纸币。绍兴三十年(1160年),南宋杭州知府设官方发行的会子,次年2月朝廷在全国推行会子。所谓会子,就是朝廷和官府发行的纸币,东南地区开始使用官印纸币。到了宋孝宗赵昚时期又开始在地方发行地方性纸币,比如关外银会子、川交子等。

  赵昚登基之初,会子发行量应该在980万贯左右,这个数量不算大,淳熙年间达到了2400万贯,但赵昚对纸币还是比较慎重的,淳熙年间一贯会子可以换到750文铜钱。而且,赵昚前后两次收缴会子,收缴的会子被当众焚毁。

  到了宋宁宗赵扩(1194—1224年)在位,就不是这么回事了,他希望通过会子解决财政问题。而且,他办了一件非常蠢的事,试图夺回北宋失地,史称开禧北伐。

  北伐,在有能力的时候,是好事。没能力的时候,只能劳民伤财。

  普通人被人吹捧一通,尚且找不到北,往往会行事超乎常理。每天被人吹捧的皇帝,如果不干出格的事情,那才真的是意外。每当皇帝出格,往往会在货币上动脑筋,下列历程便会出现“……国家信用下降→货币不稳定→破坏生产力→……”,这个也是一个自我加强式循环。

  宋理宗赵昀(1224—1264年在位)嘉熙年间,会子居然增发了64倍。至此,会子已经丧失了纸币信誉,很快就成为“得之者唯恐去不速也”,以国家信誉发行纸币的第一次试验结束了。

  很快,南宋王朝面临更大的挑战,又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出现了,蒙古。

  在对抗蒙古的过程中,南宋试图重整会子,发行钱关子替代会子,这个时候朝廷已经没有能力了。最离谱的是,朝廷居然用钱关子给士兵发饷,据说当时士兵一天的收入还不能买一双草鞋,而南宋士兵需要负担一家人生活。钱关子的发行直接导致了南宋兵力疲惫,终于亡国。

  金银天生非货币,货币天生是金银。

  在古代小说、影视剧里,银子是中国古代货币似乎理所当然。实际上,直到宋末金银始终没有成为货币。

  虽然,唐宋已有金银出现,但用途说起来却颇不好意思:贿赂。

  翻遍了《旧唐书》、《新唐书》,金银似乎总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然后就是税负、悬赏和赌博。加腾森曾著《唐宋时代金银之研究》,礼品馈赠被列为唐宋金银第一用途。至于金银用来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则全部出现在战乱年代,比如唐末扬州战乱中曾有记录,一斤金子只能换得米五升。

  金银在唐宋大抵只是上层官僚财富贮藏的手段,或者是地方豪强抵徭役的对价,唐初曾记载纳14两银子可抵一年劳役,可这个价格一般小门小户绝对出不起。

  很多人奇怪,为什么南宋这么发达的商品经济没有衍生出金本位、银本位,甚至连铜本位都混丢了,弄出个铁钱甚至纸币来。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说法很多。

  在此,我们也给出一种解释。货币天生是金银,前提是金银价值与流通中的商品价值基本齐平。虽然唐宋时代中国冶炼技术并不落后于西欧,但农业、手工生产能力却远强于西欧。由于流通中的商品价值远远超过了金银承载能力,币材反而不容易递进,因此,金银始终没有成为主要币材。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