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80后”的评价并不趋于凝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对“80后”的评价并不趋于凝固
2010年04月16日 17:40 来源:文学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很高兴今天能有机会讨论同龄人的创作。从自身的一个疑惑谈起吧。据说现在被认为是最真切地表达出“80后”生活状态和经验的作品是《奋斗》、《蜗居》,其实这些作品、影视剧的主创人员不是“80后”,有网友总结过这样一个等式:“50后导演+60后编剧+70后演员=80后生活”。我当然不是说“80后”的经验只能由“80后”来表达,文学力量强大本就在于沟通,文学的经验原可以在不同代际间渗透,而是奇怪“80后”有如此强大市场号召力,为什么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一个被命名、被描述、被代言的群体?这实在是一个悖论:一方面“80后”写作如泡沫般膨胀,但同时这样的写作是否将自我一代人的经验有效表达出来了?何以没有获得更大范围的认同?

  不知道同龄人是否还记得一件往事: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来到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草原探险夏令营……当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以《夏令营中的较量》为题记录了此活动。成为轰动一时的事件,该事件中的“中国孩子”正是成长过程中的“80后”(尽管当时还没有发明这个称呼)。在这可能是第一次以舆论话题的形式对“80后”的社会评价中,我们被描述为“让人失望的一代”,因为在未来的全球化格局中无法为国家提供充分竞争力。此后对“80后”的社会评价鲜有正面描述。转机是2008年汶川地震,“80后”在救灾中的表现赢得广泛赞誉,一举颠覆先前人们的认识,此后媒体对“80后”的社会评价明显趋于正面、积极,类似“感动中国”、“撑起中国的脊梁”等字眼纷纷占据视野。

  以上简要梳理是想说明社会对于“80后”的评价并不趋于凝固,“80后”自身的经验和文学表达更是千姿百态,研究者面对这样的“生长时刻”,任何截断横流式的判断都要谨慎。作为创作者更应该有此自觉:不甘心被形形色色的论断所框范。我很推崇徐明霞的散文《一股液体流经西海固》,把自己想象成随物赋形的液体是很好的意思,舍身到各种各样的境遇里去丧失掉一个固定的自我,同时也就收获了一个更丰富的自我。

  作者:金理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