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蛰存与丁玲同学之谊:历史缝隙里投射一抹暖色——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施蛰存与丁玲同学之谊:历史缝隙里投射一抹暖色
2010年05月14日 16:31 来源:中华读书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施蛰存与丁玲的同学之谊

  施蛰存是现代文史创作研究的一代大家。同时,施蛰存还是一至性至情之人,对相交的朋友,他总是牵记于心,历久不忘。这朋友中,丁玲可算是一个著例。

  一

  其实,从交往的程度看,施蛰存与丁玲的关系并不算深。

  1923年,上海大学开始兼收女生,但女生入学数量很少,施蛰存与丁玲同在的文学系,女生仅五、六名。这时他们的关系,仅仅限于同堂听课罢了。

  1988年,《新文学史料》二期刊出一篇《丁玲谈早年生活二三事》。其中谈到当时在上海大学的情况:“同学有戴望舒,施蛰存,孔另境,王秋心,王环心等,这些同学对我们很好,我们则有些傲气。”

  说到当时丁玲的“傲气”,施蛰存到晚年还有记忆。由于女生少,上课时,男生总是先进教室,而将前面两三排给女生留出。女生总是最后鱼贯而入,“她们一般都是向男同学扫描一眼,然后垂下眼皮,各自就坐,再也不回过头来”。

  施蛰存与戴望舒坐在第三排,正在丁玲和其他女生背后,但同学半年多,大都只能看见背影。想看个正面,还得在老师发讲义时。一叠讲义放在第一排女生桌上,让其后传,这样才能照面,那真是“惊鸿一瞥”。其他,包括课外,囿于当时社会风习,男女生之间就没有什么交往了。

  就连这样有限的同学关系,时间也很短,不过半年多一点。之后,丁玲去往北京求学,施蛰存则在上海开始了小说创作和文学翻译活动。

  在这段期间,丁玲也在北京开始了文学创作,写出了《梦珂》及其早期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记》,获得了极大的名声。她的这些作品,大都发表于上海的杂志,这使她与爱人胡也频对去上海发展充满期待。1928年春,他们一同来到了上海。这样,施蛰存与丁玲又有了交往。

  当年10月,施蛰存与陈慧华女士结婚。戴望舒、杜衡、刘呐鸥这些老朋友不用说,沈从文、叶圣陶、冯雪峰也参加了他的婚礼。作为同学的丁玲,也与胡也频一起出席庆贺。

  在这段时间,施蛰存编辑过当时颇有影响的《现代》杂志,丁玲在上面发表过小说;后来施蛰存编辑《文艺风景》杂志,发表过丁玲写给胡也频的三封信。丁玲在她编的“左联”机关刊物《北斗》杂志上,也刊登施蛰存、戴望舒这些老同学的文章。在当时,文艺观念上有些分歧,并不很影响文章的发表。他们的友谊,在这段时间得到增强。

  二

  1933年5月,丁玲在上海寓所遭国民党特务绑架。过了四、五天,文艺界大都知道了消息,但却都保持沉默,不做报道。这与当时政治上的黑暗及高压大有关系。

  当时,施蛰存还在编辑《现代》杂志。将于6月1日出版的三卷二期,已经开始了第三校。施蛰存为了将这一暴行公告天下,便在最后一页的“编者缀语”中,加进了这样一段话:

  “本期中本来还可以有一篇丁玲女士的近作,但她还来不及写成之前,在五月十四日那天,我们就听到她因政治嫌疑被捕了。一个生气跃然的作家,遭了厄运,我们觉得在文艺同人的友情上,是很可惋惜的,愿她平安。”

  话说得很有分寸,但看得出为了使文章能够刊出,施蛰存是竭力压低了愤怒的情绪的。

  该期《现代》上,有一篇戴望舒的法国通信:《关于文艺界的反法西斯谛运动》。施蛰存便以此生发,在前一段话的后面,加了这样一段:

  “法西斯主义弥漫了德国,德国的文艺家大半流亡到异国去了。我们要请读者特别留意本期的法国通信……”

  这段话,与丁玲被捕消息搁在一起,用中国古代成语来表达,应该是“含沙射影”,“指桑骂槐”。

  这是当时最早披露丁玲被捕消息的中文报刊。施蛰存,这位后来被视为“第三种人文学”的代表,不算很“赤色”的作家、编辑,在这样的时候,却最早挺身而出,为一个作家的无故被绑架表达愤怒。

  接下的一期《现代》杂志,施蛰存编印了一页图版,题为《话题中之丁玲女士》。鉴于当时繁复的形势和纷乱的消息,施蛰存又写了几句图版说明:

  “女作家丁玲于五月十四日忽然失踪,或谓系政治性的被绑,疑幻疑真,存亡未卜……”

  《现代》杂志勇敢披露丁玲被捕的消息,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反响。后来一度传来丁玲已遭杀害的消息,读者便纷纷致函《现代》,要求介绍丁玲的生平和作品,还要求《现代》出追悼丁玲专号……施蛰存在读者来信中选出两封,并附以编者答复:

  “但对于一般安于逸乐,昧于危亡,没有看见中国社会种种黑暗、没落、残颓的景象的有希望的青年们,我们愿以《现代》为一面警惕的镜子,使他们从这里多少得到些刺激和兴奋,因而坚定了他们的革命信仰。”

  这样的表达虽然不过分激烈,但几十年后看来,恰恰是一种更为坚韧,更为长久的努力姿态。

  三

  丁玲被绑架数年,后脱逃辗转,去了陕北。1949年后,丁玲是文艺界领导人,施蛰存在上海从事教学研究,两人便基本没有过联系。但是,丁玲后来的遭遇,施蛰存则在报纸上和朋友那里,听到很多,所以,对于这位老同学友人,他还是颇为惦念的。

  1979年3月,施蛰存“右派”问题得到改正,教授

  级别及工资得到恢复,他又开始了任教工作,心情也为之振奋。此时,又恰好看到丁玲公开露面,并读到丁玲发表的文章,这两重的好消息,叫他思念起往日的同学之谊。在这样的心情中,1979年6月24日,施蛰存写下了一组七绝《怀丁玲诗四首》:〈一〉丁玲不死真奇迹,弱骨珊珊大耐寒。幽谷春回恩怨泯,好扶健笔写桑干。〈二〉滔滔不竭瞿秋白,讷讷难言田寿昌。六月青云同侍讲,当时背影未曾忘。〈三〉登楼双笑自矜夸,买得和瓷好建家。曾许新年邀茗叙,岂知缘悭一杯茶。〈四〉万类霜天竞自由,白云苍狗乱吟眸。浮沉今日谁为主,莫遣书生悲白头。

  诗中包含了许多内容,施蛰存以小注略加解释。如第一首注为:“文化大革命期中,上海盛传丁玲同志已逝世,言之凿凿,我亦信之。近日阅报,始知其依然健在,犹有续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壮志。欣喜之余,不免感怀,故作小诗寄怀。”

  第二首是写在上海大学同学时的情景:瞿秋白讲课的风采,田汉(寿昌)讲外国文学,但讷讷不能言。“当时背影”是指丁玲。当时男女同学交往极有限,施蛰存他们大都只见丁玲等女生背影,故“未曾忘”。

  第三首诗说了这样一件事。当时施蛰存与戴望舒办了一家水沫书店,丁玲、胡也频、沈从文自办了《红黑》月刊。他们彼此常相往来。一次,丁玲和胡也频一人捧了一个大纸盒,来到水沫书店。他们取出刚从日本商店买的一套咖啡饮具,不断夸赞制作精美,并且答应新年里邀请施蛰存他们去喝茶。岂料不久,胡也频便遭残杀,丁玲也遭绑架,邀请当然没能实现。这就有“岂知缘悭一杯茶”的诗句。

  《怀丁玲诗四首》写出后,施蛰存寄给了一家报纸,希望发表。在附信中还告诉编辑,如果发表不了,请他将诗转给丁玲。这当然是想与老同学联系的意思。

  但诗作未能发表,连信也退了回来。信上批了一句:“丁玲地址不明。”施蛰存又将这四首诗寄给一家文艺刊物,但久没有回音。施蛰存怕稿子丢失,连发了三封信,才将原稿追讨回来。

  这样的诗作不能发表,施蛰存不明白为何。“想来想去”,推测出两个理由:“(一)我没有资格怀念丁玲。(二)怀念丁玲还不是时候。”

  四

  当时,丁玲的作品才刚刚在刊物上露面;她头上的“帽子”,还没有完全摘除。经过无数运动的报刊编辑,仍如惊弓之鸟,不敢发表这样的诗作。诗作终于还是发表出来,但已距写作相隔了两年多时间。

  1981年,《艺谭》编辑去向施蛰存约稿。施便交出这四首怀念丁玲的诗,《艺谭》刊发了出来。施蛰存后来宽容地说:这四首诗“文章不合时人眼”,当时发表不出来,也并不奇怪。

  这几首诗,丁玲读到了。“白云苍狗”的变幻情景,这几十年她也深有体会。她便开始给施蛰存写信,相互恢复了往来。1982年,丁玲将自己新出的著作寄给施蛰存。在扉页上写着“施蛰存同学指正”。以“同学”称呼,使施蛰存“甚感其犹未忘学谊”。

  施蛰存所在的华东师大,有两位中文系学生专门研究丁玲创作。他们知道施与丁玲的同学之谊,便请他帮助引荐。施蛰存写了介绍信,让他们到北京去访问丁玲。也算是友人间的一种关切吧。

  1982年暑假,施蛰存应邀前往山西长治讲学。在讲课参观之际,无意间听说丁玲曾在此劳动过,便专门前往了较偏僻的老顶山公社嶂头村,访问丁玲1975年出狱后与陈明下放时的地方。当他看见丁玲当时所住房屋时,不胜感慨。施蛰存对同学怀念之情的深度,由此行可以印证。这叫我们后来的读者也“不胜感慨”起来。

  1986年,丁玲病逝。对于这位老同学,施蛰存仍难忘怀。1989年,世事激荡,施蛰存感慨万端。他又开始续写中断有15年的“浮生杂咏”诗。在这组诗的第36节,又专门写到丁玲:冰之落落难谐俗,骨重神寒志不降。晚岁自知多傲气,故人犹幸许同窗。

  “冰之”是丁玲本名的字。“多傲气”自然是指丁玲晚年对自己在上海大学时的神态描摹;许“同窗”,是丁玲赠施蛰存书以“同学”相称之事。

  从时间看去,施蛰存与丁玲直接交往并不算长。中间中断的时间,却有近50年之久。但是,丁玲被捕时,施蛰存在黑暗沉重的环境里,勇敢披露消息,进行追怀,这是令人敬佩的;数十年后,听到丁玲消息,又写诗怀念;外出讲学,又专程去了丁玲落难时的山村居处……这段友情,全无功利,而颇多难得之处。在风云变幻的历史缝隙里,这段友情投射出一抹暖色。

  杨之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