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闪着泪光的事业》:走进生活的文学最感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专家评《闪着泪光的事业》:走进生活的文学最感人
2010年06月23日 07:56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专家热评长篇报告文学《闪着泪光的事业》

  走进生活的文学最感人

  6月11日,本报以两个整版的篇幅刊发了作家蒋巍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闪着泪光的事业——和谐号:“中国创造”的加速度》,文章见报后,在读者之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6月22日上午,《闪着泪光的事业》长篇报告文学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铁道部、中国作协的有关领导张研农、米博华、高晓兵、高洪波、仲呈祥及部分在京的专家学者20余人参加会议。大家就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特色,中国报告文学的现状与责任,以及文学如何表现时代、反映生活等话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作品是对中国铁路尤其是中国高铁发展历程的全景记录,更是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改革创新伟大精神的衷心礼赞

  《闪着泪光的事业》刊发后,铁路系统的读者反映,这篇作品展示了中国高铁取得的巨大成就,描绘了中国铁路的美好前景,增强了铁路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铁道部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高晓兵谈道,《闪着泪光的事业》发表后,在全社会产生了强烈反响,在铁路系统干部职工中引起了强烈共鸣。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社会文明进步的时代,也是各种矛盾凸显的时期,更加需要相互理解、共建和谐,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担当,共同肩负起责任和使命。这篇作品的成功,充分体现了人民日报社的政治担当,始终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对铁路发展一直给予关心和呵护,为铁路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体现了中国作协和蒋巍先生的社会担当,建立在对国家发展、社会和谐的共同理想基础上,怀着对铁路人的真挚情感,写出了中国铁路负重爬坡的艰辛努力,写出了铁路人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瞄准世界一流水平,勇于创新,勇于超越,永不停步,苦干实干拼命干的奋斗精神,更写出了普通劳动者的风采。他们是支撑铁路事业发展的脊梁,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同时,我们也感到铁路人要有更大的担当,以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为动力,激发广大干部职工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到和谐铁路建设中去,坚持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把中国高铁建好、管好、用好,引领世界高铁发展,早日实现我国铁路现代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文艺报主编阎晶明认为,这是一篇激动人心、感人肺腑的报告文学作品,有气势,有激情。作者通过对铁路领导者、科研人员和工人们的生动描述,高扬了我们民族自强不息、改革创新的伟大精神。关于铁路,多年来人们听到的更多是责难,而这部作品从宏观和大局的角度,全面生动地介绍了中国铁路人在巨大压力下所创造的英雄业绩,对于促进全社会理解铁路、支持铁路,对于促进社会和谐,起到很好的沟通作用。这篇作品深入重大建设工程,描写了许多最基层的优秀工人形象,让我们高兴地看到,中国产业工人仍然是共和国的伟大脊梁。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评论家李炳银说,作品中关于“引进消化再创新”中大国博弈的描写非常生动,同时又发人深省。作者没有沉醉于中国领先、世界第一的业绩,而是充分肯定了国外同仁数十年的技术积累,强调了当今时代和平、发展、合作的主流,正确表达了一个大国的胸怀和虚心向各国学习的精神。这是有大局意识和大局眼光的,符合我们国家提倡促进社会和谐、世界和谐的基本态度。

  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认为,这些年来,中国铁路尤其是高铁的发展速度相当惊人,与铁路人的艰苦奋斗、无私付出密不可分。作品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准确地抓住了中国铁路“铁人”、“铁军”、“铁律”的闪光之处,形象展示与诠释了令世界瞩目的“中国速度”何以能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产生。铁路人展现出的这种精神,恰恰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斗的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

  作品表现的高铁精神,对于其他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鼓舞和推动作用

  大家认为,这篇文章尤其令人称道的,是它不仅仅书写了中国高铁的发展进程,记录了高铁人默默奋斗、勇攀高峰的艰辛历程,而且在于它为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留下了具有纪念意义与标杆意义的重大作品。它所展示与弘扬的时代精神,对于现代化建设、乃至于与民族的复兴,都具有重大意义。

  评论家丁临一说,近些年来,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一些媒体往往故意放大生活中的负面因素,以求吸引眼球,提高点击率。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慢慢影响到人们对生活的判断。他们会不断发问:我们国家和社会的面貌到底何如?而《闪着泪光的事业》所书写的中铁人精神,恰恰使读者重新认识到我们民族所具备的优秀品质,我们国家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量,看到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众多的可爱的人们——这些对现代化建设,无疑具有提振信心的作用,我们从中获益良多。

  评论家胡平认为,每个行业都会有丰富的题材,可足书写的事与人,但是好的报告文学不能仅仅满足于使一个行业的人员看了感奋。只有挖掘出典型的人与事,提炼出真实、感人的精神力量,使各行业的读者都能深受感染,获得振奋,才是好的报告文学,才算发挥了报告文学的真正功用。而《闪着泪光的事业》在这一点上做得很成功。

  “中国速度”是这篇文章的一个关键词,不仅展现了中铁人的奉献与成绩,也折射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崭新面貌与国际形象。评论家贺绍俊认为,文章作者紧紧抓住了“中国速度”这个关键点,表现了中铁人多年来辛苦奋斗所创造的“中国速度”,其背后的原动力正在于“中国精神”与“中国模式”,这使这篇文章更具有思想深度与感染力,对于其他行业的人们,也更有启发与鼓舞作用。

  作品的成功来自于文学的魅力。报告文学应该肩负起时代责任,迎接新的发展

  作品的艺术魅力得到专家们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其中无数细节的描写,精彩传神,感人至深。高洪波说,文章中北京天津两市市长的幽默对话、奥巴马不无担忧的慨叹,都是传神之笔。在比照中国铁路今昔对比之时,用人均铁路不到一根香烟的长度来形容中国铁路曾经的落后与窘迫,更是形象、生动。春运是独有的中国风景,也是巨大的中国之痛。每到春运,中铁人总是“送别人回家过年,自己却只能在火车上过春节”。文中一个细节特别让人感动:为了做好春运,刚刚做过心脏搭桥手术的客运员高惠英,每天引导十几万旅客排队上车,连续奋斗了好几天,等到春运完成回到家中,脚上的鞋子已经被踩得变了形,袜子都和被踩破、磨破的血肉黏在了一起,以至于只能用剪刀慢慢剪破才能撕下来。这样真实而又感人的细节描写,不经过深入实地的采访,不经过与当事人推心置腹的交流,是不可能写出来的。

  作家周明表示,《闪着泪光的事业》在数据、人物、故事三个方面都表现得可圈可点。就数据而言,中国铁路的现状、人均拥有的铁路资源、六次重大提速、引进外国技术的价格,等等,无不囊括其中;就人物来说,上至国家领导人,下到普通的铁路员工,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鲜活人物,共同展现了中华民族几代人为铁路事业鞠躬尽瘁、挥泪洒汗的历史画面;不仅如此,文章还把“民工潮”、“春运”、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等紧扣时代脉搏的大事件及其与铁路发生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展现得淋漓尽致,一个个具体而又感人的故事,使这篇文章读起来令人潸然泪下。

  评论家阎晶明表示,作品能在不到2万字的篇幅之中,展现如此宏大的主题,书写无数铁路人的奋斗与付出,而且写得有血有肉,从容不迫,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评论家李炳银表示,作品内容充实而又行文简练,体现出作者很强的概括力与表现力。它大到书写一个民族的精神、国家的发展,小到记录一个个中铁人的辛苦与奋斗,作者从容往来,巧妙安排,使文章获得很大成功。他强调,相对于其他文学体裁而言,报告文学具有更大的社会参与性与影响力,对于凝聚大众、鼓舞人心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是报告文学的特点,也是其意义所在。希望能以此为良好开头,重新振兴我国的报告文学。

  真正的文学只有与生活结合,在生活中磨练,才能焕发生命力,展示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蒋巍为了创作这篇文章,先后行程两万多公里,采访100多个点,与铁道上几十个班组沟通交流。在谈到自己的创作经历时,他说,正是生活给予了自己创作的动力与灵感,是所采访的那些普普通通而又默默为中国铁路的发展倾尽力量的铁路人,让自己热泪盈眶。与他们走得越近,越为他们所感动,越下决心要好好地书写他们,让世人认识真正的铁路人——因为他们曾经承受着社会的巨大误解。

  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怎样?文学应如何表现时代、反映生活,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文艺作品?这个问题也受到与会专家的关注。评论家仲呈祥认为,优秀的文学作品必然来源于伟大的生活当中,反过来又能鼓舞与影响生活,而文学只有与时代精神、生活实践紧密相连,才能散发最强大的思想力量,也才能真正打动人、感染人、鼓舞人。他表示,文艺应该是一个具有包容性的领域,各种艺术形式都可以有展现的机会,但是对于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来说,处于文艺之塔尖的,必是“有思想性的艺术”与“有艺术性的思想”完美结合的精品力作,是真正源于生活,源于时代,在生活中磨练,与底层民众紧密相连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才称得上是一个民族的黄钟大吕,才能起到有效引导民族精神健康发展的作用,才能给人以真正的力量。“时代的英雄正存在于我们身边,存在于最广大的普通劳动者之中。我们的文学应该扎根生活,去发现与提炼这样的时代精神,塑造深入人心的艺术形象,这正是当前文学应该用力的地方”,仲呈祥说。

  记者张 健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