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APP

中新视频

中新网

贵州省首次用古DNA解码人类历史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15日 21: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解说】近日,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布贵州省惠水县清水苑大洞遗址古基因组研究最新成果。首次利用古DNA对该遗址出土的人类下颌骨进行研究表明,在距今1.1万年甚至更早时期,中国南方的古人类可能就已经南下,与东南亚人群产生了基因交流。10月15日,记者走进研究所,进行详细了解。

  【解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贵州省博物馆一位专家发现了该遗址。201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清水苑大洞进行考古发掘。期间,出土石制品2398件,水鹿、獐、竹鼠、黑熊等动物化石及碎骨2000多件。值得一提,在当时的挖掘中,考古学家还发现一件古人类下颌骨。

  【同期】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张兴龙

  发掘出来以后,拿到手里面一掂,这个挺沉的,我们心里面就有数了、有谱了,这个应该是年代比较早的,石化程度应该是比较深。牙齿,牙髓腔和牙床,它是保存古DNA信息,应该是比较理想的一个位置。

  【解说】对于此次所挖掘到的古人类下颌骨是否能够解开人类迁徙的“秘密”?贵州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多部门展开了合作。期间,考古学家们利用古DNA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比对,完成了贵州省首次用古DNA解码人类历史的研究。

  【同期】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张兴龙

  从我们发掘出来的古人类的骨骼当中,提取它的基因信息、基因组,然后和其他的古人类基因组,甚至和现生的人群的基因组进行一个对比,从中得出一些结论。像这次古DNA成果的公布,就是后续的研究成果之一,为我们探讨1.1到1.4万年之间,华南地区和大陆东南亚地区人群的迁徙、基因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材料。

  【解说】贵州是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山地地貌占到了92.5%。独特的地理环境让贵州有些丰富的考古资源,也为考古学家们研究古人类生活习性提供了支撑。

  【同期】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张兴龙

  我们这种山地省份和平原地区和大江阶地的这种平原地区,包括大湖的边缘的盆地,不太一样。我们这种山地文明,它的历史也是很悠久的,但是它很有自己的特色,特色很鲜明。和中原地区比起来,或许我们在视觉冲击力方面,特别是在一些特殊的历史时段上,没有那么强,但是它是代表了一种山地人群适应环境的独特的一种适应策略。

  【解说】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张兴龙介绍,贵州已发掘出众多洞穴遗址。通过对洞穴、洞穴内出土的文物进行不断地考古研究,也更加印证了在这片土地上人类的生活变化。

  【同期】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张兴龙

  贵州从目前方向来看,主要的古人类还是生活在洞穴里面,洞穴遗址有数百处之多,不仅数量多,而且年代也是非常早的,中更新世的30万年左右,人类选择了在贵州洞穴里面生存生活,然后陆陆续续地一直没有间断,可能我们贵州人的这种穴居的历史,可能至少在商周时期,还有一部分人是生活在洞里的。

  记者 袁超 贵阳报道

责任编辑:【刘羡】

特别推荐

视频排行榜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