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APP

中新视频

中新网

羊皮筏子、华阴腔!黄河流域传统工艺汇聚泉城济南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5日 12: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解说】近日,以“全面小康、非遗同行”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济南开幕,今年特设黄河流域振兴传统工艺展,活态传承黄河文化,推进黄河流域文化生态保护。

  【解说】色彩艳丽的河湟刺绣、材质独特的兰州羊皮筏子、历史悠久的鲁锦织造……10月24日,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代表着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的非遗传统工艺类项目齐聚一趟,通过展现黄河流域的衣、住、行、用,来讲述黄河故事,展现黄河精神。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非遗处处长曲晓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每种文化形态都各有特点,如河湟文化表现的是母亲河对华夏儿女的滋养与孕育,关中文化体现的是黄河两岸居民战天斗地的坚韧意志。

  【同期】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非遗处 处长 曲晓妮

  我们今年的博览会是契合了黄河文化生态保护重大的战略主题,从中选取了我们黄河流域四种文化形态的一些重点项目,把四种文化集合在一起进行集中的展示,促进了四种文化的相互交流,通过我们的交流也共同的来把我们黄河文化、精神,还有我们的传统文化弘扬好。

  【解说】作为黄河水上运输工具,兰州羊皮筏子一经展出,就引大批观众驻足了解。羊皮筏子制作技艺传承人马建清也在展览现场展示了羊皮筏子的使用方法,使现场观众近距离一睹这一黄河上古老的民间摆渡工具。马建清说,羊皮筏子凝聚古人智慧,帮助先人与黄河风浪搏击,已成为一道具有鲜明黄河文化特色的风景线。

  【同期】兰州羊皮筏子制作技艺传承人 马建清

  它的历史1600多年了,现在在黄河上,它就是一个旅游的项目,以前在黄河上,它是一个摆渡工具,没有快艇,没有船的时候,它是专门摆渡。黄河上它就跟那个不倒翁形式一样,浪越大它是很安全的,人坐在上面来回的晃,它是不翻的,1000多年没有翻过一个。

  【解说】“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一曲华阴老腔《太阳圆月亮弯都在天上》表演也在现场聚焦观展者视线。华阴老腔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喜民介绍说,华阴老腔曾是华阴市双泉村张家人的家族戏,声腔高亢豪迈,追求自在随性,这与黄河文化的影响分不开。

  【同期】华阴老腔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张喜民

  (双泉村)北边是渭河、黄河、洛河,过去是个大码头,它的漕运通过渭河逆水往上拉船,把粮食从我们双泉村那个粮库经过漕运逆水拉到西安那边去。“惊堂木”是用船桨打船改的,时间长了之后演变成的。

  【解说】据了解,本届博览会展览时间将持续至10月27日。

  杨飞 济南报道

责任编辑:【李雨昕】

特别推荐

视频排行榜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