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APP

中新视频

中新网

专访陈毅安烈士之孙:一封无字信 两代红色情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9日 21: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解说】“从前的书信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书信是人们传达思念、沟通信息的工具。在革命年代,一封来自前线的小小书信让看信人解开担忧和挂念。陈毅安是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他和李志强的爱情故事就是依托书信开始的。

  【同期】陈毅安之孙 陈正烈

  我的祖父提到了在黄埔又和别人恋爱了。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就是列宁主义。他觉得你要能够爱上列宁主义,那就是同我恋爱的真精神。 第一批的共产党人、黄埔军人,他们以对信仰的追求作为高于一切的,甚至高过自己的生命, 这对我们今天的共产党人依旧有学习的意义。

  【解说】短暂相聚后又是别离。只是这别离竟是永别。

  【同期】陈毅安之孙 陈正烈

  就是不管生男孩女孩,一定要跟我一样干革命。同时他说如果我牺牲了,我最后会寄封无字家书给你。然后我祖父他写好了信封,里头装一个空纸,就装在自己的身上,连同他们的那一张照片。8月7号他掩护军团机关撤出的时候腹部中了4弹,然后走到江西永新牺牲了。从上海寄回家(那封信),寄回家我奶奶看着这个信熟悉的字体欣喜若狂,但打开一看是无字书,她就想到这8月6号的约定。

  【解说】李志强带着爱人的嘱托将遗腹子养育成人。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亲自核批陈毅安为第九烈士。作为陈毅安之孙,陈正烈继承了先辈的革命基因,成为一名军人。

  【同期】陈毅安之孙 陈正烈

  1976年2月入伍当兵,招兵的排长一看,说这个同学穿得很整齐、站姿也很板正,这一下就入伍就是这样。我们的成长经历、从小的这种精神的灌输,可能应该是有很大的影响。尽管时间久远,已经过去了90多年,就是我们胸膛上的这个激情之火不能灭,肩上的责任要努力把它完成,同时延续给我们的后代,让他们接续着革命的征程。

  【解说】谈起先辈的故事,陈正烈深有感触。

  【同期】陈毅安之孙 陈正烈

  我从小是我奶奶带大的。我们都睡了,她把我们衣服拿湿毛巾来擦一擦弄平,所以我们从小就养成了爱干净、爱整洁的习惯。同时她也传达了我们一些好的品德,就是能够帮助别人。她到那个退休的单位电信局借了两个月工资,然后每个月还一部分,分十个月还,这样就接济老家来的一些生活有困难的人。 就是通过到黄埔军校、通过到井冈山这些地方,我们渐渐地熟悉了我的祖父。他是无数的革命先烈中的一员。正是无数个陈毅安、和他一样的人,铸造了我们党的辉煌、铸造了我们国家的辉煌。

  【解说】生活中的陈毅安是一个浪漫而幽默的人,他和李志强的这54封信也是他们爱情的象征。他会用各种甜蜜的小称呼诉说对李志强的爱意,也会开玩笑写自己已经“移情别恋”,劝说李志强同自己一起爱列宁主义。作为他的后代,陈正烈也继承了这份生活的小情趣,以书信传爱意。

  【同期】陈毅安之孙 陈正烈

  每一个革命先烈他们可能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不同,但是他们一个共同就是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我们的信仰、他们心目中的信仰。他们都体现了我们共产党人早期革命者的一种光辉的形象。无数的像我祖父一样的革命先烈,他们化作了一颗颗的繁星,照亮了我们今天的天空。他们用他们的生命化作一粒粒的石子,铺就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前进的征程。我们完成好自己的接力棒,在自己一棒中跑出好成绩,让先烈们放心,也让后辈们满意。

  (记者 王庆然 原悦 王志敏 广州报道)

责任编辑:【卢岩】

特别推荐

视频排行榜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