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地方新闻

未来沈北:沈阳副都心 激活新城市迸发潜能

2010年12月09日 16:06 来源:辽宁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核心提示

  四年的发展,让曾经一穷二白、以农业为主导的沈北区域精彩蝶变,这与科学决策,系统规划积聚无数智慧结晶不可分割。让人注目沈北之新,让人信服沈北之变!如今,已肩负起沈阳“再造一座生态新城”历史责任的沈北新区,在“十一五”收关之年、“十二五”谋划之年的历史关键点上,如何加速?如何跨跃?则机遇与挑战并存。站在规划发展的新纪元之始,沈阳市委、市政府提出,将蒲河新城定位于沈阳副都心、生态新城核心,无疑使沈北新区明晰了迈向更高台阶发展的突破口。科学规划是一个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以世界的高度、未来的眼光、现代化的标准谋划,这并不是沈北人的盲目追求,而是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是战略定位使然。沈北人坚信,在辽宁省委、省政府,沈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构造第三代城市发展框架为主导方向,激活核心潜能,以“核力”凝聚“合力”,必能实现跨越式的二次华丽转身。

  “一核”:生态构架辐射全局定位

  思路决定出路,准确的决策将指引区域快速发展。在新一轮的规划中,沈北新区坚持以自身实际特点与沈阳发展脉络相贴合,创新思维,坚持做优发展空间,建设生态城市,生态理念先行。在生态主导的基础上,将蒲河新城构建成为沈阳副城、沈北新城、区域核心的全新定位,以核心之力,辐射全局。

  不断优化的空间结构

  历史可见,在沈北新区的发展规划之中,汲取了百家之长,足以突出先进性、系统性和实践性。此前出台的《沈北新区发展规划纲要》和《沈北新区做优发展空间规划》等30多个专项规划,以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一张蓝图绘到底,引领建设有序科学进行。在此基础之上,新一轮的规划则将智慧精华逐步升华。

  按照设想,蒲河新城的空间规划,以沈阳市主城区为中心,依托放射状交通廊道,构建可生长结构,形成向外辐射的三条“可生长”的发展轴。总体上形成“一带三轴,三楔九片”空间结构。

  一带,即指依托蒲河及两侧用地形成生态宜居产业带。主要以生态居住、生态休闲、商务办公等功能为主体。

  三轴,则是依托101国道、梅江北街和陵园北街的道义发展轴;依托203国道、鸭绿江北街、北大营街和长大铁路的虎石台发展轴;依托102国道、沈闫线和沈铁高速公路的辉山发展轴。三条发展轴向北扇面型地不断拓展,如同区域绽放的生命活力,不断地持续生长。

  三楔,即组团和片区之间的三个隔离“绿楔”。将空间以绿化景观方式,配以水系,分割成几大空间,凸显区域的空间感。

  九片,则是空间分割后的具体体现,包括道义南片区、道义北片区、财落片区(道义地区);虎石台东片区、虎石台西片区、蒲河岛片区(虎石台地区);辉山生活区、辉山产业区、蒲河镇片区(辉山地区)。片区的分割,更有利于区域发展的长远规划。

  不断拓展的网络系统

  沈北人清楚,实现突破要靠科学合理布局,而释放能量则在于网络互动。这一点,新一轮的规划中,道路水系建设的比重,尤为突出,足显空间互动要靠路网系统来带动的构思。

  在道路系统的规划中,将蒲河新城内道路系统分为五个等级:高速公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形成“五横、九纵”的主干路网格局。五横为现代副城大道、蒲北路(四环)、蒲河大道、蒲南路、沈北大道。九纵为道义大街、梅江北街、陵园北街、鸭绿江北街、虎石台大街、北大营北街、辉山大街、沈哈高速路、沈闫路(通顺街)。路网打开,发展才能稳步提速。

  而路网规划依旧不能离开生态这一关键词,绿化则是集中体现。规划将建设 “八纵四横三园”绿化网络。 “八纵”为道义大街绿带、陵园北街绿带、梅江北街绿带、哈大客运专线绿带、鸭绿江北街绿带、虎石台大街绿带、辉山大街绿带、通顺街绿带;“四横”为蒲地路(四环路)绿带、蒲河大道绿带、沈北大道绿带、三环沿线绿带;“三园”为蒲河生态森林公园、道义森林公园、辉山森林公园。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将在50%以上。

  当然,更不能忽视的是如同生命中轴一般的蒲河水系。蒲河在沈北境内长33公里,按照“自然、生态”的理念,规划建设“一河、七湖、三湿地”,形成80—120米宽水面,两岸各建设100—200米宽的绿化带,建设成为集生态、文化、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景观内河。蒲河水系将成为新城景观品位整体提升的重中之中,同样也将是沈阳大水系建设的关键。

  不断完备的核心功能

  沈北人更意识到,集中一点求突破,精耕细作,带动全局,将会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蒲河新城的发展关键,城市核心区的规划建设,是整个新城崛起的龙睛所在。它更将是沈阳副都心、生态新城核心所在。

  在规划目标中,沈北新区提出了“创新型生态CBD”的构想。以创新为主导、生态为特色,打造立足沈阳经济区、面向东北、辐射东北亚的集商贸商务、文化行政、休闲宜居、金融服务为一体的城市核心区。

  生态理念的提出,便成为沈北构建中新国际城的特性独立的品牌。中新国际城按照功能将分成三大板块。以400米宽中央生态廊道为骨架,贯穿南北,连接交通枢纽区、公共文化区、金融商贸和行政服务区,在空间上形成“欢乐之谷、成长之山”。交通枢纽区,在中新国际城北部依托新沈阳北站形成“四线” (京沈高铁、地铁二号线、城际铁路、四环快速路)汇集的旅游客运集散中心,区内配置商务办公、酒店等设施。公共文化区,在中新国际城中部充分利用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的带动作用,形成文化、娱乐、休闲区。区内规划建设少年宫、音乐厅、规划展览馆、NBA篮球馆等文化休闲设施。金融商贸和行政服务区,在中央商务区南部规划建设总部基地、行政办公、酒店、商业、金融服务等项目,重点打造区域地标,形成金融商贸和行政服务区。此外,中新国际城还将不断向地下拓展延伸,开发地下空间,使整体功能趋于完善。

  以生态引领发展理念,以核心激活区域动力,核心区建设构想凝聚了沈北人敢于创造的智慧和发展腾飞的期许,区域发展不是“年度计划”,而是“中长期规划”,其所指向的城市科技竞争力、文化竞争力、环境竞争力等都需要慢慢培育。

  但一切皆有可能,一点激发,盘活全局,沈北必然在发展的快车道上加速驰骋。

  “双驱”:农业旅游延展区域经济增点

  不可否认的是,沈北新区崛起不仅靠发展农业经济的低谷之中。要知道,“一个农高区加上一个新城子”合署组建的沈北新区,如今已将落后的农业区迅速嬗变为一座活力四射的生态新城。今天的沈北新区,已经成为中国十大最具吸引力城区之一。

  在面对成就的兴奋之余,沈北人并没有忘记起步之本,而在新一轮的规划之中,更是将新农业和生态旅游这两块传家宝,升级为区域发展的双驱动力,实现经济的新增点!这两大发展关键则在新城子现代农业经济区和七星旅游经济区。

  按照规划,两大发展区的城镇布局将按“中心镇——中心村”二级村镇结构。规划形成“三镇、四村”的村镇布局。“三镇”即新城子新城、清水台新市镇、兴隆台新市镇;“四村”即黄家中心村、依路中心村、石佛寺中心村和中寺(马泉沟)中心村。产业空间布局则为:“一带、一区、一园、三基地”。一带:沈北生态旅游带(串联七星山风景区、七星湖、怪坡风景区、森林公园);一区:七星旅游风景区 (包括七星山风景区和七星湖);一园:现代农业科技园(打造辽宁省农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推广中心);三基地:绿色有机水稻产业基地、花卉和五味子生产基地、绿色林果产业基地。整个区域规划人口30万。

  未来,这里将主导设施农业、特色农业,以高技术、集约化管理创新发展农业,将农业生产推向高端。同时将农业和旅游相结合,相辅相成,齐头并进。

  而在新城新市镇的建设当中,新城子新城将位于 “沈铁连接带”东部紧邻清水台新市镇,西侧与兴隆台新市镇相接,南部与蒲河新城接壤。新城子中心城区建设用地16平方公里,人口14万。规划分为三个居住片区,两个产业片区,重点发展新型建材产业及机械加工制造。清水台新市镇,则是沈铁城际连接带上的重要城镇节点。 位于沈北新区的东部,北与铁岭新台子新城相邻,南接蒲河新城,东部紧邻棋盘山风景区,西接新城子新城。清水台城区6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为5万人。规划分为两个居住片区和两个产业片区,重点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新城新市镇,将成为沈北,乃至沈阳市不断产业外延,人口疏流的承接关键。

  感言

  不为既有的经验所束缚,不为传统的模式所局限。在新一轮发展规划的开篇之年,沈北新区将紧跟沈阳经济腾飞的步调,立足新起点,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跃,在新的更高的舞台上,再次上演破茧成蝶的精彩!(记者 杨东溟)

参与互动(0)
【编辑:李伦】
    ----- 地方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