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地方新闻

申城风景线:上海老建筑步出“圈养时代”

2011年12月06日 22: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上海12月6日电 题:上海老建筑步出“圈养时代”

  中新社记者 郑莹莹

  初来上海的游客,逛完外滩、南京路之余,对上海石库门建筑改造而成的新天地同样印象深刻:风情酒吧、各国餐厅,掩映在石库门经典建筑之间,别有一番海派风味。

  眼下,周恩来、梅兰芳等一批名人曾居住过的上海思南公馆,除却推出3至3.8万元人民币一晚的花园洋房式酒店外,也将依托此处经典建筑群,辟出一条高端休闲街。其两旁花园洋房林立,分布有餐饮、画廊等,成为上海市中心又一引人瞩目的老建筑风情地标。

  对于老建筑的保护,上海似乎已不再仅仅停留在“圈养”模式,而是在妥善维护老建筑原态的同时,试图赋予其除观览之外的新使用价值。

  负责思南公馆改造项目的上海永业集团副总裁卢永锋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的城市发展中,新天地有其独特地位,它向人们展示旧城改造也可以有这么一种模式;而思南公馆所在区域,因洋房多姿、曾住过的名人众多,本身就是“古董”,因而其“修旧如旧”的改造,乃至经营方式,也自具一格。

  老建筑“商用”是否影响其保护?卢永锋表示,当年着手改造思南公馆时,这里的洋房已是沪上典型的“72家房客”模样,厅堂一户、阳台一户……平均一幢洋房内住着14户居民,建筑原态已不成样。经过10多年的改造,迁出居民、精心修缮,思南公馆在改造中保留了花园洋房的外立面、基本布局,对壁炉砖、百叶窗等特色细节也予以保留,恢复昔日家庭居住样式。

  卢永锋认为,思南公馆项目的初衷便是风貌保护,而非商业用途为首,开设21幢花园洋房式酒店,每幢整体提供住宿、有限制地开放,本身就是另一种方式的保护。

  上海留存的近代老建筑众多,而今,对一些优秀老建筑开发其除参观外的使用价值已渐成趋势。且不论此间不少老厂房化身博物馆、创意园区等,便是上海市中心那幢著名的经典老屋马勒别墅,而今也已成一处知名饭店的所在。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就此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认为,对于老建筑的保护,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根据老建筑的保护类别不同,有的必须原样留存;有的在不对建筑本身造成破坏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城市更新的需要调整其使用方式。(完)

分享按钮
    ----- 地方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