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支柱产业助力脱贫 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成效初显

2012年08月11日 13: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湘西8月11日电 题:支柱产业助力脱贫致富 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成效初显

  记者 李俊杰

  面对盛夏时节似火的骄阳,大山深处的山寨——湖南古丈县双溪乡梳头溪村的村民们却成群结队地戴着草帽、提着篮子往山间的茶园跑。

  “他们现在可闲不下来。”梳头溪村村支书田勇敢说,一天下来,村民们将采摘的茶叶卖到村部所在的茶叶公司,差不多有100多元的收入,“晒点太阳也不在乎”。

  如今,茶叶产业已成为该村乃至古丈县脱贫致富、产业富民的主要抓手。

  在年仅25岁的湖南省委统战部驻梳头溪村扶贫工作队队员陈濂印象中,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交通闭塞,经济薄弱的山寨,加上各种基础设施落后,许多村民甚至一辈子都没有迈出大山。

  梳头溪村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是土家族聚居山寨,辖8个村民小组、235户,共1080人。据统计,2010年该村人均纯收入仅1501元,多数村民都外出打工。

  为落实中共中央的扶贫开发政策,去年11月,湖南省委统战部组织“党外人士科技下乡专家团”深入到新一轮建整扶贫联系村——梳头溪村开展茶园种植与管理技术培训,为村民致富送去技术指导与智力支持。

  田勇敢表示,在外来先进技术的“传、带、帮”下,梳头溪村的村民收入翻番,外出打工的村民也逐渐返乡。

  这仅是武陵山区扶贫攻坚的一个缩影。在对张家界、怀化、湘西州等地为期一个星期的走访中,记者发现,越来越多的村庄已经开始搭上《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国家战略的快车,演绎着一个个向贫困宣战的故事。

  武陵山片区成新战略支点

  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武陵山片区被划定为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

  武陵山片区包括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地区的11个地(市、州)、71个县(市、区)。湖南省的怀化、湘西自治州、张家界、邵阳、常德、益阳、娄底7个市州中的37个县(市、区)被纳入到片区中,占据了其中的“半壁江山”,扶贫攻坚任务极其繁重。

  11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中,武陵山片区属于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跨省交界面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

  为积累以跨省片区为单元组织大规模扶贫攻坚的经验和方法,中央决定在武陵山片区率先开展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2011年11月15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正式启动。按照国务院批复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武陵山片区将着力解决瓶颈制约和突出矛盾,加快连片特困地区发展和脱贫致富步伐,为全国扶贫攻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据了解,《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是全国11个片区中第一个编制完成、第一个得到国务院批复的规划。

  这也意味着,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是继长株潭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战略支点。

  特色产业助力脱贫致富

  当新十年扶贫攻坚号角吹响时,结合地方特色产业来支持扶贫已成武陵山片区的共识。

  陈濂所在的扶贫工作队抵达梳头溪村后,将调整产业结构作为促进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进驻该村伊始,建扶工作组就摸清了村里的地理环境和土质土壤状况。他们发现,古丈县地处武陵群山丛中,气候温和,土壤有机质丰富。茶叶精深加工是梳头溪村最适合发展的朝阳产业。

  为此,一家民营企业在该村成立了茶叶公司,采取基地规模化、企业联农户的方式,围绕“古丈毛尖”品牌打造,推动产业富民。

  据该村村支书田勇敢介绍,如今,梳头溪村人均茶园面积达2亩。去年,每亩茶园实现产值3300元,嫩绿的茶尖儿成了乡亲们脱贫的“小金叶”,“古丈毛尖”已远销到德国、中东、东南亚及港、澳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湖南省最畅销的茶产品之一。

  陈濂说,在此之前,村民们缺乏种茶、采茶、制茶等技术,只做春茶,其余茶叶被白白浪费。而今,在继续发扬保持绿茶和春茶的基础上,邀请专家为村民提供培训,将夏茶与秋茶合理利用好,光这一项,每年可为村民增加1000多元的收入。

  除此之外,该村还建立了养殖业专业合作社,开发了杂粮、富硒鸡养殖、药材及樱桃园基地等富农增收项目。

  湘西的一位领导干部坦言,如果梳头溪村没有特色茶叶产业,单纯的扶贫资金投入即使更大,效果也不明显。

  一个最直接的佐例是,因此前扶持产业不对口,梳头溪村就曾遭遇过驻村工作队一走,村民重新返贫的现象。

  田勇敢说,从2003年至2006年,村里种植了600多亩椪柑,尽管他当时意识到思路不对,极力反对,可最后还是妥协了。几年后,椪柑没有想象中的丰收,等工作队走了,又恢复到初始模样。

  这位村干部事后分析,一是椪柑的种植技术比不上其他地方的品种,其二与当地百姓的劳动习惯有关。

  此前的失败与如今茶产业的勃兴,让田勇敢深有感触:农村扶贫一定要结合当地的优势,还要结合农民的意愿来发展产业,如果百姓不接受,扶贫的成果就难以巩固。

  这样的模式,在湘西州扶贫办看来,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全面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产业建设,使每个贫困户有了增收项目,才能使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为进一步致富奔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扶贫先扶智”至关重要

  切身的工作实际让田勇敢深感,扶贫要出台贴切实际的支农惠农政策。

  田举例说,老百姓发展产业要占用耕地资源,而种植一些蔬果有一定跨度期。在这过程中,失去土地的百姓日常生活怎么办?农民没有土地,就没有收入。比如茶业,要3到4年才有收入,一年种植几亩,等见效了,再种一部分,如此一来,发展速度太慢。

  田勇敢说,为解决这个问题,古丈县里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只要村民种植了茶叶,县里验收通过,每亩补助400元,茶苗800元,肥料300元,劳务费200元,一共1700元,免除了后顾之忧。

  前些年,县里对茶农每亩补助1300元。自去年起,每亩补助提高至1700元,茶园发展迅速,百姓的积极性也跟着增强了。

  田勇敢说,政策有了,资金也到位了,关键还在于百姓的观念转变。其中,智力扶贫至关重要,“扶贫先扶智”,要不扶贫难度也很大。

  “如今村里的技能培训,都与当地产业进行了有机结合,如茶叶技能培训,就落到了实处。”,田勇敢表示。

  一位专业人士建言,要出台优惠政策,加强智力投入,分阶段、分层次制定人才引进、储备计划,着力优化人力资源结构,解决好贫困山区普遍存在的人才年龄偏大、专业结构不合理、人才存在断层的问题。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主任黄承伟博士也建议,应促进贫困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和转移,针对农村人口减少的现象,采取措施吸引各类年轻人到该地区创业或提供志愿服务,特别围绕生态环境及物种多样保护,为当地的减贫事业做出贡献。

  田勇敢颇有信心地说,目前,村民思路清晰,主抓支柱产业,回家的年轻人逐渐多了。他预计,3到4年后,待茶叶大面积采摘时,返乡人数会越来越多。

  区域经济协作“探路”

  建立工作协调机制,被外界看作是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重点。

  为加大跨省统筹协调力度,中央决定建立片区联系制度,由国家民委负责联系武陵山片区,其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武陵山片区“片长”。

  2012年3月20日,国家民委选派的首批77名联络员深入武陵山片区开展扶贫工作。到2016年,国家民委将陆续选派380人到武陵山片区开展联络员工作。

  在国家实施的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发展蓝图中,将水相依的湖北、湖南两省的来凤、龙山县作为示范区推到了最前沿,两县携手建设龙凤示范区。

  来凤县是湖北省的西大门,与来凤县一水之隔的是湖南省的龙山县,这一龙一凤两个县都是土家族和苗族的聚居区,风俗习惯、文化特色相近。

  近年来,两县打破行政壁垒和地域界限,跨省共建“一水双城”,成为武陵山片区的区域经济协作的典范和缩影。

  为抢抓国家规划建设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历史性发展机遇,龙山、来凤两县提出,在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内先行先试,以城乡统筹、公共服务、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为切入点,坚持“资源整合、错位发展、优势互补、良性竞争”的原则,拓宽合作领域,探索新的合作渠道和方式。

  7月4日,在报请两省人民政府同意后,湖南省发改委和湖北省发改委联合行文,对龙山和来凤两县人民政府上报的《武陵山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发展战略规划》进行批复。

  有观点认为,龙凤示范区承担了全国贫困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扶贫开发试验区的重要职责,在创新区域一体化发展和扶贫开发体制机制,探索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和扶贫开发统筹推进新路子方面,必将为全国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提供示范和积累经验。(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