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万钢回顾中国高新区20年 工业增加值占中国12.4%

2012年10月11日 18: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温州10月11日电(记者 李飞云)今年是中国国家高新区建设20周年,11日,中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浙江温州表示,高新区发展20年来,中国拥有105个国家高新区,2011年,其工业增加值占中国的12.4%。

  万钢是在温州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的授牌仪式会上作以上表述,并对高新区发展20年回顾梳理。

  1985年,中国作出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科技工作要面向经济,鼓励科技人员创办企业,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科技园区。

  “1987年,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温家宝总理牵头组成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联合调查组,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进行深入调研,向中央呈报《关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调查报告》,建议在中关村建立科学工业园。”万钢回顾说。

  1988年,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开始建设。进行一段时间的试验后,1991年和1992年,国务院先后批准建立了51家国家高新区,颁布一系列政策,至此,拉开中国高新区全面发展的序幕。

  2008年底,温家宝总理再次带队考察中关村,提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设想。之后,国务院先后批复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和武汉东湖三个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09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冲击,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发挥国家高新区在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撑地方经济增长中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

  万钢说,“经过20年的发展,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高、创新创业氛围浓厚的示范区域,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家高新区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有力促进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数据显示,2011年,国家高新区总收入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12.4%;园区万元GDP能耗0.520吨标准煤,约中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国家高新区企业的研发投入占中国企业研发总投入的35%,全部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72%,国家高新区当年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9万件,每万名从业人员拥有发明专利97件,已接近全球专利产出最高的地区。

  “正是看到国家高新区20年来的显著成就和重要作用,国务院启动了此次大规模的国家高新区审批,又有17家省级高新区获批升级,”万钢表示,目前中国国家高新区总数达105家。

  此次授牌的温州国家高新区是浙江继杭州、宁波、绍兴之后第四个国家高新区。(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