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小康纪事:“货郎担”变身记

2013年01月04日 11: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兰州1月4日电 题:“货郎担”变身记

  中新社记者冯志军

  80岁的李元成斜倚在白色瓷砖装饰的炕上,透过窗户观望着半山腰林立的新楼房。眼前的景象与他的记忆总是“冲突不断”:记忆中,全村人都是住在摇摇欲坠的土坯危房里,家家户户整日都挣扎在“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贫困里。

  这个被群山环绕的偏远山村,位于被称为“货郎担之乡”的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在商品匮乏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西北的多数农村依然因温饱问题而备受煎熬。为了摆脱贫困,“货郎担”这种游村串社、流动从事商品销售并附带收购小土产、废品等的商业形式流行起来,并帮助一大批人解决了温饱。

  上陈村里200多户农家有超过九成都依靠“货郎担”起家,李元成是村里较早从事“货郎担”的几个人之一。“饿了啃几口干粮,住不起旅店,只能在农户家的麦垛、甚至猪圈里过夜,偶尔遇到好心人才能在屋里借宿,第二日天不亮便接着赶路。”这是李元成刻骨铭心的“货郎担”记忆。

  “半是农家半是商,走村串户跑他乡,半年庄稼半年跑,半年不跑吃不饱,出门跑外一担货,进家跑来一担粮”,57岁的李成子用当地流传甚广的歌谣描述了早年那段披星戴月的“货郎担”生涯。

  不过,在中国西部快速发展近三十年后,“货郎担”如今已极为罕见,这不仅因为“货郎担”自身生活水平提高,也与西部各地农村商店或超市的出现有关。这一行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曾经从事这一职业的人有的转为小商贩,有的则成了企业家。

  李成子说,曾经“被生活逼出来”的“货郎担”经历不仅使他们家解决了温饱,后来回乡摆摊经商致富的“灵感”也是来自这种经历。他的儿子如今就从其之前走街串巷的“经商经验”中获益匪浅,在外经营着规模较大的生意。

  “70后”李虎成二十出头便加入到了“货郎担”的大军之中,由几百元人民币的小本生意起家,如今在西藏已拥有一家商铺。“这完全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结果。”李虎成说,当初只是为寻条“能吃饱饭”的生路,而如今周边普遍的“小康”生活是在经历一段苦不堪言的煎熬之后出现的“惊喜”。

  秦安县委宣传部门说,“货郎担”在秦安地区百年来绵延不断,从“货郎担”到“坐地商人”,从“坐地商人”到“企业家”,他们的足迹几乎遍及中国西部各地。其中,有的“货郎担”在甘肃河西走廊以及青海、新疆、西藏等地拥有了自己的商铺,生意规模也由针线头和儿童玩具等小本买卖变为每次交易额上万元的生意,更有人已成为坐拥数千万元的大企业家。

  秦安小商品市场工商所负责人介绍说,经过10多年的飞速发展,由秦安“货郎担”汇聚而来的小商品市场,目前经营商品有十大类1.8万多种,年成交额达5亿元,年缴税费800多万元。“货郎担”带动了当地10余万人脱贫致富,有些人还与缅甸、印度、中亚各国有生意往来。(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