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贵州织金县:“耕地搬家”治荒山

2013年03月10日 13: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贵州织金3月10日电 题:贵州织金县:“耕地搬家”治荒山

  记者 唐福敬 鲍光翔

  “这片山坡以前尽是石旮旯,哪种得出东西来?现在好了,等它整完,我家想种辣椒就种辣椒,想种洋芋就种洋芋。”

  9日,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官寨乡大寨村农民杨志兴告诉中新社记者,等从县里另一个乡镇运来的肥沃土壤盖满村边的这片石山,他打算种上值钱的作物。

  杨志兴是织金县“耕地搬家”的直接受益人之一。

  织金县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南部,部分乡镇位于有“土地癌症”之称的石漠化区域,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

  2012年,织金县在临近县城的两个乡镇建设工业园区,占用土地中有几片是良田沃土。

  “挖掘机挖开田里黑油油的熟土,倒在一边,好些老农民看着看着就掉泪了。”官寨乡乡长杨兴江说,“县里知道后就开始想办法。”

  当年5月,织金县的“耕地搬家”办法出台——投入财政资金500余万元人民币,将非农业建设所占用耕地的肥沃表层,先剥离30厘米至50厘米、集中堆放,再异地覆盖到劣质耕地和石漠化区域的坡耕地。

  “我们县的财力比较紧张,但我们认为这笔钱花得值得,花得有意义。”织金县县长王丽说。

  记者在织金县官寨乡大寨村石山治理项目现场看到,为迎接新来的土,数台挖掘机在山坡的施工便道间,陆续将密布的低矮石笋、石峰挖出或击倒破碎,由工人用于砌垒挡土矮墙。矮墙围成的空地中,挖掘机先用碎石、黄壤平整,再倾倒运来的沃土。

  “官寨乡大寨村的裸岩造地覆土厚度为60厘米,能新增耕地450亩。劣质地改造覆土厚度10cm共59亩。直接受益农户136户596人,人均增加耕地0.9亩。还治理了我们的石漠化问题。”杨兴江说。

  织金县国土资源局披露,织金县2012年耕作层剥离再利用试点项目分为两个覆土区,一号覆土区为三甲乡三甲村,已改良土地3.11公顷。二号覆土区即为官寨乡大寨村。

  石漠化是“石质荒漠化”的简称,指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因人类的陡坡开荒等活动造成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致使土地生产能力衰退或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

  全球“石漠化”面积最大的3个区域分别位于中国西南(以贵州为中心)、欧洲、北美。中国“石漠化”地区分布于贵州、重庆、云南、两广等省域,以贵州为中心。据统计,全省88个县(市、区)中有78个不同程度存在石漠化问题,石漠化面积达3万余平方公里。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丛强此前在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中国西南石漠化治理是科学问题也是民生问题,中国对“石漠化”的研究、治理因此包含更多内容,直接关系到民生。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朱立军认为,织金县此举是贵州“向山要地”的范例之一。

  “织金的这项工作很有前瞻性,看了之后很受教育。”中国土地督察武汉局局长王广华在当地考察时表示。(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