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关村创新科技助力首都生态环境

2013年04月14日 19: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北京4月14日电 (记者 于立霄)鉴于大气污染严重的局势,北京市将环境治理视为当前的头等大事,大气、污水、垃圾、违建均成为当下围剿的重要目标。令人关注的是,中关村科技企业以其傲人的先进技术及设备,有力助推首都的治污工程。

  为了让北京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污染不再是可以搪塞的“隐病”。今年3月底,北京举行了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动员大会,环境“四害”大气、污水、垃圾、违章建筑,成为当前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市长王安顺透露,未来3年,北京将在污水处理、垃圾治理方面投入资金848亿元,在平原造林方面斥资300亿元。他说,这1000亿元的投资需要放开各类市场,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他希望北京能更好地利用科技创新成果,提高资源利用率,用科技改变环境。

  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中关村,在大气治理、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方面,拥有国际领先的产权技术,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有望成为首都生态建设的主力军。

  中关村的绿创环保集团拥有完全自主产权的污泥高速资源化处理工艺,能使污泥中的铜、锌、铬、汞等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经过湿式氧化工艺处理,转化为富有营养的肥料。

  绿创环保集团董事局主席姜鹏明介绍说,该技术是在全密闭下进行,无需污染物多次转运,与传统的污泥填埋相比,处理效率提高了40万倍,实现了污泥处理的“日产日清,就地处理”,提升了废弃物资源化的利用能力。

  记者在北京市昌平区的南口污水处理中心看到,整个的污水处理过程完全是在封闭的状态下进行的,看不见污泥和污水,车间内也无任何异味。现场的工作人员在主控室的电脑前轻轻敲打鼠标,即可完成污水处理的整个过程。

  姜鹏明说,污泥经过技术处理后,其产物不仅可作为腐殖土或有机肥的肥基回归土壤,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贫瘠土地对有机质的需求,还可作为土地改良、园林绿化、植被修复、荒漠化治理、水土保持及其他生态保护等用途。

  历经多年的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已经成为中关村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并始终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2012年,环保产业规模达到2075亿元,其中大气处理、污水处理、固废处理等领域,位居中国的领先地位。

  作为中关村民营企业的桑德集团,是以处理工业废水起家的企业,历经20年的发展,掌握了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秸秆焚烧发电等领域的前沿技术。其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令同行为之赞赏,使这家民企成为中国环保产业的领跑者。

  桑德集团承担了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北京市阿苏卫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程,日处理生活垃圾能力达2000吨。该垃圾处理厂是北京第一个生活垃圾处理BOT模式项目,也是北京利用社会资本引入环卫领域的示范项目。

  该集团董事长文一波接受采访时称,企业生存发展的动力是科技创新,阿苏卫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技术水平,都是中国最先进的。他介绍说,塑料、金属、玻璃等垃圾分拣后,筛下的有机物经过生物发酵工艺技术,产生的气体可燃烧发电,消化残渣还可堆肥。

  目前,中关村在节能环保领域,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上市公司有18家,自主创新专利技术超过70项,中关村已经形成了节能环保产业的集群发展优势。

  历经多年发展,中关村孕育了一批生态环境的科技企业,聚集了一批像桑德、绿创这样掌握环保关键技术的领军企业,他们正用科技创新成果,助力北京生态环境发展。(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