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南京史上“最严地铁安检”启动 乘客进站逢包必检(图)

2013年08月02日 16:13 来源:新华日报 参与互动(0)
南京史上“最严地铁安检”启动乘客进站逢包必检(图)
配图为市民在地铁接受安检。 万程鹏摄

  南京地铁安检首日未现大范围拥堵

  “最严安检”考出了市民素质

  8月1日,被称为“南京史上最严”的地铁安检在南京地铁全线57个站点启动。记者兵分几路、全天踏访,发现虽然在上下班高峰时段,迈皋桥、火车站、新街口等部分站点出现了排队、拥堵现象,但地铁全线秩序平稳,乘客们自觉排队,主动接受安检。面对南京市民在安检首日体现出来的良好素质,一些网友不禁发出自豪的声音:“南京人,赞一个!”

  8:00左右,随着早高峰的来临,地铁1号线迈皋桥站,客流开始增大,等候安检的队伍已经排了七八米。“史上最严地铁安检”果然所言不虚,每位乘客都必须接受安检,不仅大包、背包要检,连随身小包、手包都是“逢包必检”。乘客们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引导下自觉排队,主动配合安检,现场秩序井然。

  一些乘客因为排队安检耽误了时间,甚至上班迟到了,但多数人都对此表示理解,许多人还贴心地提醒后来者提前做好准备。网友“@小懿子爱吃肉”就一边排队,一边发出微博:在兴隆大街地铁站内,人们排队安检,客流较大,提醒后面乘坐地铁的乘客提早出门。

  10:19,南京市公安局地铁分局发布微博称,地铁安检第一天早高峰平稳度过。“今天是地铁安检正式开始第一天,乘客都能自觉接受安检,并不影响通行速度。截至9点半,全线安检点过包总数126538,查获违禁品6件,全线未发生因安检产生的纠纷事件。安检没耽误您上班吧!”

  18:00,正是下班高峰,记者在新街口站看到,虽然人流巨大,但有了早上的经验,乘客过安检的速度明显加快了。安检员大声提醒乘客:“大包过安检,小包往前走。”记者在安检仪旁蹲守,发现5分钟内过检了100多个包,平均过检一个包只需3秒钟。家住安德门附近的市民张晓向记者表示:“大家都守秩序,安检速度比想象的快很多,也就是弯个腰的工夫。”

  “虽然严格安检会耽误一些时间,但是乘客的生命安全得到了更周全的保证。”南京市公安局地铁分局宣传民警施大江告诉记者,南京地铁57个车站一共设置了101个安检点。在客流量比较大的新街口站、迈皋桥站配置了4个安检点,而客流量比较小的药科大学站、仙林中心站等18个车站则配置了1个安检点。为了将危险拒之站外,警方不但配置了X光机设备安检仪,还有爆炸物探测仪、液体探测仪、手持式金属探测仪、便携式X光机等先进“武器”。从9:30二号线西安门站查获第一把管制刀具匕首,到16:00,南京地铁安检首日共查获违禁品60件,其中以高度酒、香蕉水和管制刀具为主。

  据了解,此次南京地铁安检升级,是为了配合即将召开的亚青会,而这种重大赛事、活动期间的特别安保措施,许多人并不陌生。北京奥运会期间,实行了最严格地铁安检,有39人因携带管制刀具等违禁品被警方治安拘留;上海世博会期间,轨道交通实行“大包必查、小包抽查”;广州亚运会期间,地铁警方采取“站站安检、全线巡查”,并且是“人检”、“机检”、“犬检”、“巡控”全方位立体防控。从各地情况看,总有少数人拒绝安检,由此引发的冲突也时有耳闻。南京警方为此曾反复呼吁:为了安全,希望大家主动配合。

  首日的波澜不惊显然让许多人松了口气。除了警方和地铁公司,遍布57个站点的1000名志愿者为此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在迈皋桥站,来自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窦立强,就算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眼睛也一刻不离开安检仪的显示屏。他告诉记者,安检第一天,他和同学们凌晨4点多就过来做准备了,之前还培训了一星期,专门练习辨别可疑危险品。“从上午7点站到下午2点,腿都麻了,但是不敢放松,地铁安全要紧。”

  “地铁安检首日秩序良好,志愿者尽职尽责,反映了南京人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公民素质。”南京理工大学社会学副教授王兰芳表示,南京地铁安检全面升级是为了确保亚青会“万无一失”,也是为了保障公共安全。安检或许会带来些小麻烦,但与公共安全包括自身安全相比,那些小麻烦实在不算“多大事”。“维护公共利益是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如果每个人都能遵守规则,公共安全就有了保障。”

  记者从南京警方获悉,截至昨天16:00,南京地铁全线共有250722件大小行李接受安检。除了南京站与迈皋桥站出现短时间排队外,其他站点未现拥堵,也没有发生任何因安检导致的纠纷。(记者 马薇 付奇 王娣 苏文龙)

【编辑:张志刚】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