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浙江温岭杀医案敲警钟:“医患之殇”折射体制之痛

2013年10月30日 15:30 来源:新华日报 参与互动(0)

  温岭伤医事件再敲警钟:“医患之殇”折射体制之痛

  10月25日,浙江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3名医生在门诊为病人看病时被一名男子捅伤,其中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王云杰因抢救无效死亡,另外2人重伤,行凶人当场被抓。

  这是最近一周发生的第三起严重伤医事件,再次引起人们对“医患关系”的高度关注。

  矛盾转嫁,伤医事件逐年上升

  “心寒到极点。”提起这次事件,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潘闽一声长叹。潘闽所在科室经常需要抢救高危心脏病病人,也是容易发生纠纷的地方,“虽说是救死扶伤,但现在很难体会到职业荣誉感,儿子明年考大学,我肯定不让他学医。”

  据中国医师协会8月15日发布的《医院场所暴力伤医情况调研报告》显示,2003年至2012年,我国共发生恶性暴力伤医事件40起,其中仅2012年就发生11起,每年每所医院发生的纠纷案件平均数从2008年的20.6次上升到2012年的27.3次。

  关于医生是否希望“子承父业”,中国医师协会此前曾做过四次调查:2002年,不愿意子女报考医学院校的医生占53.96%;此后的2004年、2009年和2011年,这一比例分别为63%、62.49%和78.01%。

  “中国的医生最难做,地位非常尴尬。”苏州市立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卢建林感叹道,“医生在一线直接面对病人,往往成为病人发泄生活不满的矛盾转嫁对象。”

  伤医事件在社会也引起激荡。网友“瓶瓶罐罐”认为,医患关系紧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信任危机,人们变得越来越敏感乃至一触即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社会学教授邱建新认为,当前社会确实有股戾气,一些人平时生活中有诸多不如意,到医院看病依然觉得自己处于弱势地位,一旦发生医患纠纷时就容易暴力伤人。

  医生之伤,痛显医患之殇

  温岭事件,迫使人们深思其背后存在的深层原因。

  “一些老百姓认定,既然花了钱,医生就得把病看好。然而医学领域还有很多盲区,人体生理、病理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个体差异性,决定了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只是一个总体概率,不能保证100%。”卢建林说。

  “少数医生在治疗前夸大治疗作用,为今后的纠纷埋下伏笔。”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的南京审计学院教师蔡远认为,一旦治疗结果达不到预期,患者很容易愤怒、绝望。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办公室副主任施琳玲认为,一些舆论对医生的“污名化”也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以药养医’根本体制之弊不除,医生收红包现象就难以根除。目前社会上因此妖魔化整个医疗队伍,加深了医患之间的误解,许多患者本能地对医生抱有强烈怀疑。”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社保系公共卫生管理学院院长顾海认为,医疗部门成了社会矛盾的一个触发点,目前一方面是加强医护人员的素质培训,包括提升自我保护意识以及沟通能力,另一方面,不能一味放大个案的负面影响,而要通过完善制度化解矛盾。

  完善医改,畅通患者诉求渠道

  其实,医患关系难题在全世界具有一定普遍性。施琳玲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彻底推动医疗改革,减轻患者负担,让医生根据技术和努力获得相应的地位和报酬。“目前医改还在逐步推行中,不少现状和最终改革目标还有差距,导致老百姓不理解、不信任。”

  “病人对医疗结果或者过程有争议,这很正常,但目前问题是没有充分表达诉求的渠道。”南京工业大学法律与行政学院院长刘小冰认为,医疗调解部门与医院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实际评议结果也往往有所偏袒,调解部门的独立性、权威性和公正性备受质疑。“作为患者来说,此时唯一能采取的就是法律手段,但较高的法律成本和技术成本又成为一道门槛。这也是为什么采取极端手段者往往是贫困人群的原因之一。”

  刘小冰认为,应建立独立、权威、公正的第三方医疗调解机构,由知名医生、学者、律师、法学专家等组成评议机构,将这条诉求通道打通,医患纠纷的解决才能真正纳入法律通道。

  顾海说,要严惩极端事件中的施暴者,加强法律知识的宣传和基础医疗知识的普及,改善医疗知识信息不对等局面。卢建林坦言,医患双方需要相互尊重和理解,否则很可能两败俱伤。(记者 沈峥嵘 季铖 实习生 黄蒙 王甜)

【编辑:张志刚】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