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男子初恋受挫生怪癖 连偷20余双高跟鞋被拘(图)

2014年04月22日 10:06 来源:东南网 参与互动(0)

我偷鞋不是为了钱, 是痛恨女人穿高跟鞋

长旺/漫画

  20岁小伙5年前初恋,买不起高跟鞋,女友跟人跑了;昨因连偷20余双高跟鞋被刑拘

  “我偷鞋不是为了钱, 是痛恨女人穿高跟鞋”

小伙20岁,有工作,长得也不赖,可2年来偷了20余双高跟鞋,不为钱不恋物,每次偷来的高跟鞋,不是随手扔到路边,就是扔进了垃圾桶。

昨日,在被一个受害者认出来后,黄某因涉嫌犯盗窃罪被漳州芗城警方刑拘。“我偷鞋不是为了钱,是痛恨女人穿高跟鞋”,黄某告诉民警,他偷高跟鞋只为发泄。

原来,5年前初恋时,女朋友爱逛街,叫他买高跟鞋,可他手里钱不够买不起,最后女朋友跟一个出手阔绰的男生跑了,他由此心生“怪癖”:极度厌恶穿高跟鞋的女子。2年前,受“高跟鞋虐猫事件”影响,开始频频作案。

心理咨询师认为,这是一种创伤性心理疾病,患者选择了一种错误的宣泄方式,应该加以引导治疗。

“这个小偷太奇怪了” 只偷粉红高跟鞋,莫非有恋物癖

漳州市民小徐和妻子小黄租住在芗城区石亭镇一公寓出租房。

4月13日上午6时许,小黄要去上班,刚要出门,发现一件怪事:昨晚摆放在房间门口的一双粉红色高跟鞋不见了。

小徐得知后,怀疑老婆的鞋子是被人偷走的。小徐到房东那里调取了监控,没想到,还真有小偷。从监控里看,当日凌晨3时许,一名年轻男子鬼鬼祟祟走到他们家门口,偷走了小黄的高跟鞋。

“这个小偷太奇怪了,其他的鞋子和财物都没拿,为何专偷这双高跟鞋呢?莫非有恋物癖?”小徐牢牢记住了该男子的样貌。

“已偷20多双高跟鞋”2012年以来,他在晚上10点外出,已作案11次

没想到的是,小徐跟小偷竟然很快就相遇了。

4月20日凌晨3时许,小徐还没睡觉,一个人在家玩电脑,大门都没关。突然,门口来了一名问路男子。

第一眼,小徐就认出来,这名问路的年轻男子,正是一周前偷老婆高跟鞋的小伙。小徐立即拉住男子,高声呼叫抓小偷,并叫房东报了警。小伙见事情败露,当场承认偷了高跟鞋,愿意赔钱,并请求小徐不要报警。

小徐没有理会,小偷随后被芗城公安分局石亭派出所民警带走。

20岁的芗城区人黄某,对盗窃女高跟鞋的事实供认不讳。“我已偷了20多双高跟鞋”,性格有点内向的黄某,在落网后断断续续向民警交代,自2012年以来,他在晚上10点以后出门,已作案11次。

因连续盗窃3次以上,黄某随后被刑拘。

“我痛恨女人穿高跟鞋” 5年前买不起高跟鞋,初恋女友跟人跑了,他想报复

黄某称,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是自己平时打工做建材,并非缺钱花,“我偷鞋不是为了钱,是痛恨女人穿高跟鞋”,每次偷完,他都把鞋扔到路边的草丛或垃圾桶里。

“就是因为报复心理吧!”在审讯室,黄某讲述了自己“怪癖”的来由。

15岁那年,黄某读初三,和一名女生谈了恋爱。初恋女友喜欢购物,曾要求他买包包和高跟鞋。“我那时经济条件也不好,每次都说自己钱不够,买不起,她后来就不搭理我。”黄某回忆,后来学校新来了一个男生,出手阔绰,经常给女友买东西。

“最后,我们就分手了,她跟那个出手阔绰的男生好上了,那时我就很恨她,非常反感穿高跟鞋的女人。”

而最终让黄某开始偷高跟鞋泄愤的,还要从2012年年底开始说起。当时,黄某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了“高跟鞋虐猫事件”,看到那张小猫惨死在女子高跟鞋下的图片,这让他想起了初恋往事,心中更加痛恨前女友,于是跑到村中或市区住宅区,看到人家走廊门口放有高跟鞋的,就偷来扔掉,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典型的创伤性心理疾病”

他选择了一种错误的宣泄方式,类似在仇富心理下去划豪车的行为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漳州监狱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负责人陈春丰认为,黄某有典型的创伤性心理疾病,15岁的年纪,在情感受到创伤、挫折后,心理的自卑和愤怒无处发泄,“这种心理上的伤害,他也不好意思跟朋友、父母讲,导致创伤没有及时治愈”。

而随后的“高跟鞋虐猫事件”强化了黄某的创伤,他急需一种宣泄的渠道,“结果在一种不正常的心态下,他选择了一种错误的宣泄方式,通过偷窃,让他有一种爽快的感觉,有点类似当下在仇富心理下去划富人豪车的行为”。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副教授铃子也认为,黄某是在选择一种比较极端、病态的方式宣泄自己心中的愤怒,这跟“恋物癖”也有相似的地方。

“同样是对某件东西有种情感,不过他不是喜欢,而是产生厌恶和愤怒的情绪。”铃子说,这其实跟抑郁症的原因是一样的,在某一件事情上想不开,绕不过去,心里一直重复琢磨,又缺乏安全感告诉别人,“没办法宣泄怎么办?抑郁症患者是选择伤害自己,而他选择损害他人”。

陈春丰建议,黄某应该多交朋友,并在一些具有正能量的朋友的影响下,寻找一些健康的宣泄方式,“像打球、游泳都可以,必要的时候,可以找专业的心理医生,到心理宣泄室发泄,效果会更明显”。(海峡都市报记者 陈青松 通讯员 郑乐和)

【编辑:张志刚】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