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贵州反贫困:打造一个“不拖后腿”的迤那

2014年11月20日 15: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贵阳11月20日电 题:贵州反贫困:打造一个“不拖后腿”的迤那

  作者 周娴

  “纳威赫(纳雍县、威宁县、赫章县),去不得,特别是威宁迤那镇,更是去不得。”曾经,老百姓唱着这样的歌谣。

  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迤那镇是乌蒙山上的一个小镇,位于贵州和云南之间,属于高寒山区,平均海拔高度2140米。去不得的原因,不外乎一个字:“穷”。

  迤那穷到什么地步?“石漠化,风沙大,烈日悬空雨难下,七分种,三分收,包谷洋芋度春秋”。过去,“先天不足”的迤那是贵州省扶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的代表。

  如今,迤那人会告诉你,小镇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迤那多年的贫困在于广大群众缺乏发展思路和产业,只好安于现状,苦熬日子。”迤那镇镇长穆春林告诉中新网记者,以前镇里的老百姓争着要低保,如今种植中药材、烤烟、经果林能过上好日子,大家转变为争着向政府要技术、要发展。

  11月20日,记者走进迤那镇,看到的是油路通村、水泥路通组、水泥便道连户;烤烟种植、中药材特色种植等新鲜事被百姓津津乐道。如今的迤那镇,将特色产业做成了反贫困的“利器”。

  迤那镇“芙蓉新村”,环抱在连绵起伏的“烟海”里。70户烟农,每家前有小花园,后有小院子;两层别墅,面积超过240平方米。

  别墅群旁边,是数十个烤烟育苗大棚、烤房,不远处,还有一个大型养殖场,养殖场旁边是沼气发电站……

  2011年,湖南省中烟集团公司投资1840万元、威宁自治县和迤那镇筹措了400万元,修建了芙蓉新村。把分散的70户烟农房子全部拆掉复耕种植烤烟。

  没花一分钱,70户烟农2012年1月集中搬进新村。

  现年68岁的马二花是迤那镇芙蓉新村的村民。三年前,这位老人带着儿子媳妇“蜗居”在一间40平方的土墙房里,一家人的收入仅仅靠着地里种的玉米和土豆,“收成好的时候种的玉米、土豆还能勉强够吃,有的年头连土豆、玉米都不能吃饱。

  如今,马二花一家已经搬到了一栋两层的小别墅,走进屋内,冰箱、电视、家庭影院、洗衣机、消毒柜、沙发等应有竟有。

  “现在儿子在种植烤烟,每年净收入有8万元。现在的生活啊,比以前好几千倍了!”在采访过程中,马二花老人脸上始终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芙蓉新村是迤那变迁的一个缩影。

  2011年1月,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栗战书赴迤那镇开展“四帮四促”活动,并把迤那作为帮扶点。迤那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一辆辆越野车沿着崎岖的山路带来了人才、资金、项目,一项项帮扶助推发展。

  没有贵州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

  贵州是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示范区和决战区,2013年全省农村贫困人口745万人。近年来,贵州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产业能力的新阶段,贵州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本省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

  根据贫困山区农业乡镇的实际,2011年,迤那镇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的步伐,培育起了畜牧养殖、烤烟、马铃薯等主导产业,新兴发展了中药材、经果林、食用菌等特色产业。

  经过三年的发展,迤那镇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2013年,迤那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662.84元,比2010年净增了3599.8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835亿元,比2010年净增了14035元。

  迤那镇的发展,成为了贵州扶贫攻坚的样本。

  谈到小康,穆春林显得很有信心。他说,到2020年,迤那镇将不再依靠“输血”来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迤那“不拖后腿”。(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