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济南青岛淄博三市叫停“专车”:专车服务驶向何方

2015年01月08日 09:51 来源:大众日报 参与互动(0)

  1月7日,济南街头,用滴滴或快的软件依然可以轻松叫到专车。专车缘何赢得青睐  1月7日下午三点半,青岛市运管局在南昌路附近进行黑车专项整治,共查扣非法运营专车两辆。记者从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公司了解到,两家公司的专车车辆是直接跟汽车租赁公司对接,司机跟劳务公司对接。

  ◆济南青岛淄博三市叫停“专车”

  ◆的哥期望专车倒逼减少“份子钱”

  专车服务,驶向何方

  1月7日,济南街头,用滴滴或快的软件依然可以轻松叫到专车。几位专车司机坦言:今天接单并未受明显影响。

  事实上,继淄博“叫停”专车后,济南、青岛又相继成为两个对专车说“不”的城市——7日,青岛市运管局明确表示:提供专车服务的私家车或社会车辆属于“未经许可,擅自从事出租汽车客运或者汽车租赁经营”。6日,济南客管中心宣布即日起包括滴滴、快的在内的专车将按黑车查处。

  一边是政策收紧,一边是市场需求不衰,专车将驶向何方?

  专车缘何赢得青睐

  1月7日下午三点半,青岛市运管局在南昌路附近进行黑车专项整治,共查扣非法运营专车两辆。

  而济南的赵先生对专车的印象是“车干净、服务好”。“刚开始也担心,觉得这不就是高档黑车么,但是坐了几次发现并不是。”在万达广场工作的赵女士告诉记者,“滴滴打车软件本身会显示司机信息、车辆信息,而且会随着行驶过程实现自动计价。车上都有GPS,可以实现实时定位。”滴滴专车去年9月进入济南,快的专车11月进入济南,短短数月,已经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在高峰时段打车难问题十分严峻的济南,专车“容易叫车”的特点帮助它赢得了不少乘客。与出租车的打车费用相比,专车的确高出不少,但海量专车红包的存在让专车走下奢侈品的神坛。记者乘坐滴滴专车从泺源大街到山东大厦,全程车费合计20.2元,使用打车券抵扣15元后,记者只为这段路程支付了5.2元。

  “一刀切”或存法律瑕疵

  济南对禁令给出的解释是:《山东省道路运输条例》及《济南市城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条例》规定,客运出租汽车行业经营实行许可制度,未配发《道路运输证》运营的客运出租车辆包括社会车辆和私家车辆均属非法运营。

  青岛市交通委运管部门另外的考虑是,专车没有强制报废、车辆维护、技术等级评定的限制,驾驶员没有经过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专车车辆保险额度不一,理赔能力及责任不明,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乘客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记者从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公司了解到,两家公司的专车车辆是直接跟汽车租赁公司对接,司机跟劳务公司对接。

  “但现实问题是,大量私家车夹杂在专车队伍中,劳务公司提供的司机也未必具有合乎规定的驾龄,因而需要整治。”济南市客管中心综合科副科长王玲说。

  “汽车租赁与出租车服务最重要的区别是有无驾驶员,汽车租赁提供的是车,而出租车服务提供的是车与人。也就是说只要提供了驾驶员服务,就构成了营运行为,如果未经出租车管理部门允许,营运行为就是非法营运。”王玲说。

  济南市交通运输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即使是汽车租赁公司的车辆,也不能确保全部有运行资质。

  南京市刘洪律师事务所律师耿昕告诉记者:“如果租赁公司提供符合要求的汽车,劳务公司提供符合驾驶要求的司机,并在滴滴或者快的平台上实现整合,那么专车服务并没有触及法律的红线。”另一位济南的法律人士认为,监管部门不论车、人是否拥有资质,出台行政命令一律按黑车处理,存在着法律瑕疵。

  济南欲推官方版“专车”

  面对质疑,快的打车的工作人员叶耘表示,快的就是将汽车租赁服务与代驾服务整合在一个平台上,构成一个快的、租赁公司、劳务公司、乘客之间的四方协议。不应将专车简单与黑车画等号。

  出租车司机马师傅告诉记者:“我们其实欢迎专车的出现,因为觉得它能倒逼出租车公司减少‘份子钱’。‘份子钱’为啥这么高?还不是因为公司垄断着出租车号段!”

  但他也对专车的前景表示担忧:“过去坐收渔利,现在恐怕也不肯轻易放开吧?我觉得,顶多换种方式,还是会把垄断资源抓在自己手里的。”

  王玲表示,此番整治专车市场只是打击非法运营,不打击正常的市场需求。“客管中心和上级主管部门市交通运输局也正在积极研究解决方案,目前内部倾向于推出官方版‘专车’。我们有官方版召车软件‘爱召车’,明年力争把‘专车’这块业务也加进去,农历年前就要装一部分软件了。”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某业内人士指出,“对于新生事物,只要利国利民,就不应因部门利益而施加阻挠。政策法规如与现实不符,应该主动跟进,才能更好地监督、保障各方利益。”

  (陈晓婉 李檬 白晓)

【编辑:张志刚】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