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海将加强国际交流致力打造真正的国际仲裁中心

2015年01月24日 10: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上海1月24日电 (记者 陈静)上海正在打造具有亚太乃至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仲裁中心。构建亚太仲裁机构交流合作机制、推进金砖国家上海争议解决中心工作等将成为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今年的主要任务。

  上海国际仲裁中心方面24日透露,上海国仲除了与美国仲裁协会签署合作协议外,已与韩国商事仲裁院、吉隆坡区域仲裁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与日本商事仲裁协会、澳大利亚国际商事仲裁中心也已基本确定合作意向,正在积极推进协议签署工作。根据合作协议,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与亚太仲裁机构将围绕提升商事仲裁、调解及其它非诉讼争议解决方式在解决国际商事交易纠纷中的作用开展紧密合作,将在商事仲裁研究、信息互换、培训研讨以及推荐仲裁员等众多领域开展交流。

  如何打造亚太乃至全球国际仲裁中心?正在上海访问的迪拜国际金融中心法院首席大法官黄锡义24日表示,成功的国际仲裁中心具有7个特征,包括完善的仲裁法律、谙熟仲裁制度的法官群体、优秀的仲裁机构、强大的仲裁从业者团队以及对仲裁文化的亲和力等。

  黄锡义说,国际仲裁中心所在国(地)必然拥有与时俱进的、体现国际仲裁时间潮流的仲裁法。他说,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之所以不是公认的国际仲裁中心原因在于,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受理的案件主要针对中方与外方(通常在中国注册为公司)之间发生在中国境内的交易。受到中方道德或商业压力,外方很难将这些案件在中国境外进行审理。

  这位大法官认为,从案件审理工作的地域性来看,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的案件数量并不能说明北京具备成为国际仲裁中心的条件。

  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闻万里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建设国际仲裁中心已经被写入了上海市政府的文件。新加坡政府和韩国政府的力度和措施值得上海学习。闻万里说,该会正在在考虑一些具体的指标,如案件类型,73%是国内案件,27%是涉外案件。每年约20个案件为国外案件,即当事人均为境外主体。这位副会长坦言,目前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仲裁员名册上有696个仲裁员,其中外籍仲裁员占36.6%,但真正参与仲裁案件的外籍仲裁员国别不到20个,每年使用英语为工作语言的仲裁案件不到20个。中国的仲裁机构长期在机构和律师的互动方面也存在理解误区。闻万里认为,这些或许也是判断是否能够成为国际仲裁中心的重要指标。

  据了解,上海国际仲裁中心是首批进驻自贸试验区的机构。不久后出台的《自贸区仲裁规则》充分表明中国上海自贸区完全可以为境内外市场主体提供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化的仲裁法律服务,有效提升了其对自贸区以及上海法制环境的信心。

  去年,5月1日,《自贸区仲裁规则》施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仲裁院目前已经受理了8起适用自贸区仲裁规则的案件,争议金额总计达人民币3亿元。上海国际仲裁中心方面表示,上述规则的创新在仲裁实践中进一步加以运用和检验。

  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告诉记者,《自贸区仲裁规则》发布后,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UNCITRAL)致函该会,要求其亚太区域中心与之进行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美国仲裁协会(AAA)亦认为,自贸区仲裁规则创新规定,与其去年6月1日施行的修订后的仲裁规则不谋而合。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