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昆明实施米线“打黑” 万余企业作坊被严查

2015年03月03日 16: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昆明3月3日电 (和晓莹)米线是云南名小吃,也是昆明人饭桌上离不开的一道美食。然而近年来,频频曝出米线生产“黑作坊”、“黑窝点”,让雪白Q弹的米线蒙上劣质原料、化学添加、微生物超标等阴影。

  3日,昆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透露,由昆明市政府领导班子牵头开展的一场米线“打黑”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目前已有10500家米线生产经营消费企业接受严格检查。

  自2014年8月1日开始,为期一年的米线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就拉开序幕。通过半年多的动员部署、调查摸底工作,近日,正式进入全面整治阶段。

  目前,云南省共有米线加工小作坊1259家,其中仅28家企业获得米线产品生产许可证。由于规模化米线厂的产能不足,米线销售企业的米线主要来源是米线小作坊。

  “这些小作坊大部分管理松懈,设备落后,工艺及技术水平差,卫生条件不达标,造成监管难度很大。”昆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云海透露,云南省米线等鲜粮制品产品质量合格率不高,不合格原因主要是微生物指标超标,占不合格批次数的90%,而生产设备、传统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严以及米线出厂包装不规范造成二次污染是主要原因。此外,使用吊白块等非食用物质及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等情况也时有发生。

  昆明市此次米线专项整治一是实行小作坊食品安全备案管理,严打黑窝点和黑作坊;二是为米线产品“换装”,并贴上“身份证”,针对目前米线普遍使用竹编制品盛装而导致的不易清洗、消毒、运输,易受污染等问题,探索改进米线包装工艺,督促米线企业严格按照标签标识的规定包装上市;三是发布米线“禁裸令”,禁止无预包装的米线进入超市、商场、餐饮服务单位、食堂、标准化农贸市场;四是建立和完善索证索票制度,并要求经营使用单位公示米线质量合格证明,确保产品可追溯。

  “自去年10月15日至今,我们没收销毁66家经多次警告仍拒不执行新规的米线生产经营户无标识、包装米线约15吨,生产原料大米16吨、淀粉6吨,罚款6万元。”张云海告诉记者,新规实行以来,昆明市米线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中有降。

  相关部门公布数据显示,目前昆明市日产米线量为350吨,而现阶段获得食品安全生产许可证资质米线生产企业仅有5家,供到整个市场不到1/3的量,这意味着市场上大部分流入餐桌的米线存在监管盲区。

  “食品安全在全国来讲都是一件十分重要的民生大事,而作为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云南的食品安全更显重要。”昆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杨柱表示,2015年,昆明将继续上演整治米线大战,届时整治范围将扩大到红河、玉溪、大理等以米线、卷粉、饵丝等小吃出名的旅游热门地。(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