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食品科技学会年会:提升科技水平加大自主创新力度

2015年10月21日 18: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国食品科技学会年会:提升食品工业科技水平加大自主创新力度

  中新网大连10月21日电(记者 王彤)10月20—22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八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在辽宁省大连市举办。作为食品行业的年度盛会,会议受到了中国食品科技与产业界的高度关注和参与。同时,作为中美食品科技界与产业界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高端平台,会议亦展示了中国食品科技界的整体实力,并开辟了科技与产业对接的创新发展新模式。

  与会专家表示,提升中国食品工业科技水平,就要找准创新着力点,尤其是要开拓新视野,与国外先进技术多碰撞、多融汇,才能在原料、技术、工艺、设备等核心要素方面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注重不同学科交叉,可以更好地推动食品行业整体进步。

  据介绍,十几年来,中国的食品工业发展步伐正从食品制造,向原料、设备乃至流通的全产业链持续延伸。2014年中国食品工业首次进入个位数成长阶段,已不可逆转地进入转型与价值提升过程。在其成长和转型中,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近年来中国食品科技的迅猛发展,正成为推动中国食品工业整体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内生动力。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指出,食品行业亟须科技界在多学科交叉中,解决中国传统食品工业化的问题,解决全球食品工业共性技术问题。

  食品科学技术的提升离不开新型科技人才,据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统计,2012年全国拥有235所食品院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也开设了与食品相关的学科。自2010年以来,每年有10余万名的食品专业学生进入人才市场,支撑了产业发展对人才的旺盛需求。本次会议上,公布了经过严格推荐与评审的2015年度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突出贡献奖、杰出青年奖及优秀论文奖。

  在此次年会上,学术界达成的另一共识是需要破解中国食品安全的“信任之惑”。今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食品安全法》更加突出预防为主、风险防范的原则,首次增设了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制度。孟素荷指出,在中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风险交流的三大框架中,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因具有突发性与不可控的特征,因此成为难度最大的工作内容。风险交流的缺失,已成为影响中国食品安全水平的短板,是导致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任之惑”的根源,亟待引起关注。(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