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国际竹建筑双年展策展人葛千涛:乡建需文化软实力

2016年03月09日 21: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国际竹建筑双年展策展人葛千涛:乡建需文化软实力
国际竹建筑双年展之“双螺旋”景观桥 葛千涛提供 摄
国际竹建筑双年展之传统青瓷作坊 葛千涛提供 摄
国际竹建筑双年展之青年旅社 葛千涛提供 摄
国际竹建筑双年展之青年旅社 葛千涛提供 摄

  中新网杭州3月9日电(施杭 王钰晨)源自DNA基因图,构成的“双螺旋”景观桥、汲取青瓷“器形”构想的独特青年旅舍、象征“龙窑”气质的艺术酒店.....。。你一定无法想象,这些语境独特、极具美学震撼力的建筑,居然坐落在一个连地图坐标都没有的偏远小山村-----宝溪乡。

  宝溪乡位于浙江省最南端浙闽赣边境的龙泉市西陲,总面积148平方公里,域内竹木茂盛、山高涧深,是瓯江、钱塘江和闽江三大水系的源头。其乡政府所在地便是闻名遐迩的青瓷故里----“溪头村”,七座古龙窑便安卧于风光秀美的山峦溪水之间。

  有别于现今千村一面的白墙灰瓦,宝溪乡另辟蹊径以“竹建筑”为载体,以场所精神因地制宜为主导开始了史无前例的乡建探索,经过三年的建设,因其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发展影响力广受关注。2015年的巴黎气候大会上,与会建筑师安娜·海瑞格着重介绍了中国浙江省龙泉市宝溪乡全球首个在地竹建筑双年展。宝溪开始跃入国际视野。

  天然的竹建材料、以其丰富独特的表现力,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11位建筑师,他们通过各自的奇思妙想,将最具有创造力的建筑,永久地伫立在了宝溪,而其想象力和精神性则成为了宝溪人永恒的思想财富。

  三年前,首届国际竹建筑双年展在宝溪打下第一桩。竹建筑双年展策划人葛千涛面对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日益突出的矛盾忧心忡忡:乡土文化的流逝,乡村景象的衰败,以及因忽视乡村差异化和多样化,所带来的城市化弊端……

  中国的乡村应该如何发展?形式上的复古或简单地城市化,对乡建而言都是一种破坏。但是,宝溪乡首个在地竹建筑双年展,却用一种崭新的,充满希望的乡村实践,为中国乡村建设探寻了一种新的可能性,也为乡村自我重建树立起了一种自信,即重新认识周边美好的事物。

  乡村之美 美在空间和谐

  一堵墙的质感与颜色,建筑的序列与节奏,山的形状,水的声音,风的味道,光的投影都是整个乡村图景的构成要素。“场所精神,乡土建设”作为本届竹建筑双年展的主题,自立项起始,便贯穿于每一栋建筑之中。

  “场所精神”本是建筑学上一个宏大的概念,但葛千涛却有着自己简单而又独特的理解。它就是“大地之上,苍穹之下”的空间,它就是自然场所与人为场所之间的尺度感。我们可以感受南溪江的林坑村,龙泉的下樟村,杭州的梅家坞其空间尺度,自然景观与人与房屋的和谐关系。

  葛千涛表示,在中国城镇化发展建设中,城市高楼的“宏大叙事”手法并不适合于乡村的建设,“建筑师应怀揣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参加竹建筑双年展的作品,虽然都是小型单体建筑,但每一位建筑师都充分地尊重在地的文化、地貌与空间。如溪流的位置,路径的宽窄、建筑的彼此间距,甚至于与原住民农舍的关系。”葛千涛解释道。日本建筑师隈研吾的“青瓷艺术馆”其建筑座落在一条小溪上,它的尺度感与溪成正比,建筑师巧妙地利用竹的叠加和错位构建成了循环的“隙间”空间,参观者可以在建筑的核心位置俯身看到溪水潺潺而过,而仰望,对应的却是开启的天穹,身在其中充满了遐想。

  公共参与 共筑乡村文化身份

  以模型,或小型的实验建筑为展出形式的建筑双年展相比,竹建筑双年展从始至终都在强调“在地性”,其原则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公众参与,并釆用乡民所熟悉的“低技术”进行“可持续的乡土建设”。?

  在充斥着现代高新技术的今天,宝溪乡的建设为何反而提倡“低技术”?

  低技术生态建筑并不是指某一具体类型的建筑,而是从“与环境友善”的角度出发进行营建,它表达的是回归自然和传统,它带动的是原住民,通过自己熟悉的方式进行家园建设,它传递的是一种可持续的乡建理念。

  优秀的建筑作品是可持续而又美好的。它源于当地居民的生活,最终又归于当地居民的日常。只有当地居民参与其中,才能显出其意义所在。

  “如果没有当地人的参与,我们的项目一定是失败的。因为只有公众参与,才会对项目产生认同感、自豪感、归属感。我们一直推崇使用村民熟悉的‘低技术’,比如改良版的夯土技术,就是让当地居民在提升建造技术的同时,去享受项目带来的红利。”葛千涛眼里的建筑,不单单是静止的艺术品,更是一个地方经济与文化的助推器。

   溪中拾取的鹅卵石垒成的墙基;山上砍来的毛竹构成的建筑;龙窑废弃的匣钵砌成的墙面……双年展在营造过程中,始终遵循“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通过建筑实践,原住民与各类工匠都参与到家乡建设之中,这不仅带动了当地劳动力就业,也让他们重新认识自身栖居家园的美好。

  龙窑废弃的匣钵,是当地烧制青瓷时使用的普通器物,因龙窑多次高温烧制后质地非常坚硬而常被废弃。但由于匣钵出色的色泽与肌理,以及本身赋予的青瓷文化内涵,匣钵经过建筑师美妙的设计与改造,成为当地极具特色的建筑材料。这种做法不仅达到了废物的循环利用,而且让原本已成记忆的青瓷文化重新回归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有青瓷历史余温的艺术酒店只是宝溪乡美丽家园的一个微小剖面,越来越多的精彩将在这里上演呈现。

  随着竹建筑双年展项目的不断推进,一栋栋新的建筑依次落地,乡村的生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家家户户的麻将声也不再是乡村宁静夜晚的主题曲。对青瓷感兴趣的人群,可以到新建的青瓷艺术馆、青瓷工作坊研发各种稀土材料,学习拉坯制器手法,分享烧窑心得体会;在新建的景观桥上,也将会有一场场别具风情的乡间晚会,开启一种新的乡村社交方式;在新成立的新材料设计及研发中心,人们将重新认识“双年展沉淀下来的工法及的研发成果,由此,加深对家乡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产生文化的自觉进行可持续的乡村建设。

  “我相信,这个村的村民和下一代相较之于其它村的村民,一定会更自信。因为双年展在这里发生,因为他们参与其中。透过双年展的建筑群,村民可以了解天然建筑的过去和美好未来,本土文化的渊源和未来走向。乡建是需要智慧的,用当地的文化,当地的智慧去发酵一种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葛千涛坚信梳理中国文化才是中国未来乡建的方向。

  以竹代木 中国文化的国际化表达

  “中国文化需要一个国际化的认同。我觉得竹建筑双年展最大的改变在于观念的改变,中国的乡建不再是用简单的外来基因去做,而是用自己的文化去做,而竹最能代表中国文化。中国的乡村一定不是农家乐,它一定是个国际化的乡村。”葛千涛相信未来的宝溪定可以媲美意大利、西班牙的高品质村庄。

  中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产竹国,无论是竹子的种类、面积、蓄积量都雄居世界首位。全世界也唯有中国人对竹有如此深的认同感。古往今来,文人雅客向来不吝惜笔墨歌颂竹高洁的品质,从“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可见一斑。竹的精神内涵不言而喻。

  “世界上具有文化精神属性的建材并不多,而“竹”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化现象我们可以从绘画、文学、音乐中得到完美的诠释。如果将竹的精神属性和物理属性融和互交,找到一个锲合点,以竹代木,形成一种共识和态度,这无疑对人类是一次重大供献,在这里个竹建筑社区我们设立了新材料设计及研发中心,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在地研发,科技创新,如竹的防腐处理、防开裂、去糖份,希望以竹代木观念,从设计到应用,成为社会共识,并形成一种文化自觉”。对于竹建筑双年展引发的后续效应,葛千涛充满信心。

  “我有一个愿望,就是在中国建一批绿色学校,从课桌椅、黑板、地板到运动设施(篮球板,乒乓桌,以及校园的公共家具、寝室的床全部用竹来做。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GreenSchool,绿色、可持续关键在于让孩子,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认识身边美好的事物,这所的学校,可以从宝溪开始,然后蔓延龙泉,乃至整个浙江,最后复制到全国。这就是文化的软实力,这就是“绿色梦想”,这也就是“绿色中国”的国际表达,这也是“落地”行为后产生的话语权。”谈起他的绿色梦想,葛千涛眼里满是笑意。

  空谈误事,要有梦想,要有行动。三年来,竹建筑双年展,建设过程中遭受过质疑,也收获过感动,很少会有类这样的项目,在建过程中每天都会迎来一批又一批参观者,如今这一栋栋风格各异,独树一帜的建筑,已经给了世人最好的答案。

  国际竹建筑双年展是一个永续的学习平台,一个文化教育的基地。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技术与创意工作室的毕设课题“落地”在双年展并实践参与宝溪乡的乡宿、客栈、民宿设计,实践探索“以竹代木“共同推动世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义,广美石现红同学三次到宝溪实地考察,公益实践帮助村民设计“枫树潭农家乐”附楼。

  国际竹建筑双年展是一个动态的思考平台。中国美院建筑系师生,以文献剧的形式,通过抽象空间的布景提出了他们对乡土建设的思考和介入。项目的创造力、精神性和穿透力已然成为参与者重新寻找乡土建设思考原点的动力。

  国际竹建筑双年展将会是一个永不落幕的展览。随着双年展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延,越来越多的国际建筑界的文化交流、会展、论坛都将落续在宝溪举行,宝溪也将会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乡村,一个充满魅力的乡村的游学目的地。

  这是一个既传承本土文化,又面向未来的国际乡村。这里有着一片既根植宝溪历史文化肌理,又彰显中国文化内涵的艺术建筑群。它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创新为中国乡村建设做了一次示范,并以国际化语言向世界传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

  它并非乌托邦式,也非静态的,而是丰富鲜活的。历史与文化、当代与传统、时尚与乡土在此交汇融合,它以一种日常的生活方式融入乡村,并以一种新颖的社区形态,展示了人与自然、人与建筑、人与环境的互动和谐的关系,为中国乡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