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通讯:一群“90后”大学生筑梦田园

2016年05月24日 17: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合肥5月24日电 (记者 吴兰)临近毕业,安徽农业大学青年农场主班的“90后”许梦洋将成为100亩土地的“主人”——成为一名现代农场主。

  许梦洋出生于安徽肥东县,祖辈均是农民。作为一名“农后代”,父辈们期望他通过读书“跳出农门”。但四年大学之后,许梦洋又选择筑梦田园,回到农村,做现代高效农业产业,以改变祖辈们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

  和许梦洋一样,他的30位“90后”同学或进入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所的试验站当“农场主”,或远赴津巴布韦管理农场……。

  当前,中国农业正处于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粮食生产虽连续十多年增长,但随着农村劳动力流失、农业综合成本上升、村庄空心化,农村土地的耕种主人出现“青黄不接”。

  安徽农业大学,中国首批建设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十所高校之一。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振兴发展农业教育、加强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鼓励和引导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该校创新组建青年农场主班。

  安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宛晓春介绍,青年农场主班旨在培养“百事通”、“全才型”的农场主,专为农村量身定做“现代农民”。他说,发展家庭农场,提高农业生产规模效益,“必须既懂生产,又善经营、会管理”。

  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马传喜说,中国农业要进入“适度规模化”时期,仅靠一家一户的传统农民不仅技术无法推广,粮食质量更无法监管,造成成本高质量差,还出现粮多卖不掉的“窘境”。

  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安徽农业大学与上市公司荃银高科联手,为帮助农场主班学生顺利迈上创业路,荃银高科连续十年每年至少投入50万元人民币支持学生实训和创业孵化。

  荃银高科董事长张琴介绍,公司每年为学生提供实训基地、创业孵化空间、安排海外学习,合作打通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探索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记者采访发现,很多学生虽然出生于农村,但基本没干过农活。荣玲芳是班里为数不多的女同学,也是同学眼中的“女汉子”,在酷热的实习期,常奔走于田间地头。她说,不仅体验了农村的生活,也学习营销知识,这是千金也换不来的宝贵体验。

  据了解,安徽农业大学青年农场主班的2届60多位“90后”毕业生,95%的学生来自农村,通过与家人的沟通,他们终获得家人支持“重返农村”。

  在安徽省霍邱县长集镇钱店村,梁延良已经在荃银高科等支持下,经营300亩农田和16个蔬菜大棚,年产值40万元左右。

  相比于学弟们将迈出筑梦田园第一步,刘广朝和梅春元两年前就成为“农场主”,在津巴布韦管理一万多亩土地和三十多人团队,他们驾轻就熟掌握集约化的农业生产模式。

  目前,安徽农业大学还探索“海外规模农场管理”试验班,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交流与合作。(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