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西安高新区“抢滩”军民融合 打造“一带一路”创新之都

2016年07月18日 12: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西安7月18日电 (记者 张一辰 冀浩凡)“别看这细带其貌不扬,飞机遭遇雷电全靠它保驾护航。”范晓宇拿着一条宽约1厘米的雷电导流条说。

  范晓宇在西安爱邦电磁技术公司有两个头衔:总经理和实验室主任。他的公司位于西安高新区,从事雷电防护、机载设备开发及航空电磁环境效应研究。

  作为中国重要的国防科技产业基地,西安军工科研院所密集,科技实力雄厚。依托这一优势,西安高新区构建起了军民要素资源交汇、军地技术互动创新、军民产业融合升级的平台。

  中新社记者在西安爱邦电磁技术公司实验室看到,模拟自然界雷电的试验设备一应俱全,可按照国内外主流雷电防护试验标准,进行严苛的飞机雷电防护试验。并满足军用飞机、民航飞机及其他飞行器的测试要求。

  “我们的项目已涉及中国自主研发的C919大型客机、新舟700、ARJ21翔凤客机等航天航空及船舶领域。”公司总工程师熊秀说,市场前景很好。

  据了解,中国11大军工集团中已有8家在西安高新区投资布局,区内有各类军转民、民进军企业298家。一大批民营企业依靠科技实力进入军品市场,上万项军工技术进入民众生活。

  由西安光机所研制的立体成像设备,曾应用于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并获取了世界上最全最清晰的全月影像图。该所科研人员受航天影像技术启发,研制了“投影式红外血管显像仪”,解决了患者扎针穿刺找血管的难题,有望取代传统的肉眼识别穿刺方案,带来了医护领域的变革。

  凭借人才与技术优势,军企在转向民品时产生了强大的创新力。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官员介绍,通过创新驱动发展,全区基本形成以半导体优势产业为核心,以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和创新型服务业为支撑的主导产业格局。

  区内聚集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与技术中心200多个,其中国家级30多个;拥有国内外知名企业研发中心120个,其中世界500强研发机构48个,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为纽带、科技服务平台为支撑、军民融合为特色、科技金融为助力的科技创新体系,为中国“向西开放”提供了强劲动力。

  2015年,中国国务院批复同意西安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支持西安高新区打造“一带一路”创新之都。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西安高新区在产业培育、技术突破、创新孵化方面的优势仍将继续放大。”西安高新区有关人士表示,科技创新体系将为“丝路经济带”沿线地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起到示范作用。

  据介绍,已落户西安高新区的中亚丝绸之路产业园项目,将引进中亚五国100余家企业,包括石油、化工、高新技术和中亚金融机构等,带动区内企业在中亚地区开展业务。同时联合沿线国家科技工业园区、大学、企业等,在技术创新、贸易投资等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

  “‘一带一路’沿线国的消费者只需在我们的线上商城轻点鼠标,即可选购感兴趣的文创产品。”在西安高新大渭文化科技商贸公司的刘茹看来,丝路沿线地区是一片“颇具潜力的蓝海”。

  刘茹的公司是一家文化贸易电商企业,致力于文创产品交易。“丝路沿线国家市场广阔,其多样的文化值得商家发掘。如何将国外文化引进来融合中国文化再走出去,是企业未来需要深究的课题。”刘茹说,“每一次交易,都是一次中外文化的交流”。

  西安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赵红专表示,西安高新区融入国家对外开放新布局,将建成“一带一路”的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大众创新创业生态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和对外开放合作先行区。(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