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高招生源抢夺战缘何频发 唯分数论压制学生发展

2011年07月12日 08:26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经教育主管部门紧急“叫停”,复旦大学招生网站与上海交大招生办微博上围绕高招生源大战的相关声明已于7月4日相继撤下。

  树欲静而风不止。两所名校看似突兀的口水冲突其实不过是内地高校生源抢夺愈演愈烈的必然结果。由其代表,分别以顶尖高校“掐尖”大战,以及末流高校“扫尾”大战为主要形式的生源抢夺早已渐呈燎原之势。因此,只要导致这种“寻常”事态的环境因素继续存在,至少在未来可预见时期内,伴随内地人口老化且扩招继续,高校之间互挖墙脚或将更趋频密。

  若能保持规范有序,向来竞争不足的内地高校放下身段延揽学子可谓佳话。然而令人可惜的是,高校招生恰如我国众多转轨过程中公私不清的领域一样,往后看,以往政府身为唯一出资者进而取得完全控制权的做法已然无法满足需求增长;往前看,成熟市场国家行之有效的综合评价体系以及建基于其上的激励机制尚需时日以待确认与确立。作为阶段性结果,这类领域很容易出现公私交错、目标游移等乱象。

  高等院校的基本职能是教书育人、知识创造 ,由于未能顺应规律,构建与之相应的治理模式与激励机制,内地高校同样逐步走上了“锦标赛”的跑道。对于排名靠前的高校而言,考察教书育人优劣,往往被简化为招录高分考生多少,或者本校录取分数线高低;考察知识创造丰瘠,往往被简化为发表论文数多少,或者争得科研经费几何,聘得高层次人才几多。

  精英荟萃的高校主事者不可能不知道,这类“锦标赛”虽然与高校基本职能有所相关,但却并非单调对应的线性关系。譬如争抢高分考生,且不说考分相差一二十分,考生基本素质并无明显差异,单从副作用来看,这种唯分数论的做法甚至有可能反而压制学生全面发展,更不要说,某些不恰当的招生手段很可能影响到考生健全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然而高校不适用的治理模式、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导致其很难走出唯分数论的恶性竞争。在缺乏足够自律与他律 前提条件的情况下,不仅民众对于多元选才缺乏信任,就连其自身以及主管部门,都对先试先行的外部反馈疑虑重重。

  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必须在诸多利益主体之间寻求平衡,不走极端,这一点具体到现实国情,尤其需要在行政考核基础上加强同行评价、校友评价、教师评价的权重。在此基础上,针对高校的经费拨款制度、科研资助制度、社会捐赠制度、考生投考制度等关乎高校基业常青的激励机制,才能在多元并包的大学精神引领下陆续到位,高招恶战、学术浮夸等激励失范所致的乱象也才能最终一去不返。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羡】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