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文化多样化模糊青年认知 专家:人是要有点精神

2011年12月14日 16:08 来源:浙江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专家解析当代青年价值思维密码

  这些天,本报与浙江省教育厅联合发起的“新青年的价值观”主题活动(见本报11月28日13版),接连报道了浙江师范大学的吴鹤群、祝盼飞和张成武,浙江科技学院的爱心毅行支教群体,浙江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大四女生徐瑶,浙江工商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曹秋芳等新青年群体,引起了大学生道德建设方面专家的关注。

  “无论哪一个时代,青年人的人生价值都需要与老百姓现实的普遍利益和价值需求联系在一起,与社会基本任务和主要矛盾联系在一起。”我们一起报道新青年的热度开始延伸到理论界,在我省一些高校中甚至还举行了相关讨论,如何丰满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让更多的新青年成为那些挺起国家和民族脊梁的人,请听专家解析当代新青年的价值思维密码——

  尹浩冰(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

  看了浙江日报连续刊发的反映当代大学生道德“微”力的感人故事,虽是平凡善举,却感人至深。事实再次证明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当代青年的行为及其价值取向。

  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改变,这些改变必然导致价值观的转变,而在价值观的转变过程中,受冲击最大的是处于成长期的青年。现在的社会更开放、思想更多元了,人们对青年价值观的讨论也愈发热烈和深入了。处于转型关键期的中国,不仅给青年带来价值追求新境界,同时一些负面东西也在冲击着青年的价值观,感谢浙江日报和省教育厅能擎起引领这一次青年价值观大讨论的大旗。

  社会的包容、发展和新媒介渗透、影响,提醒我们要重视文化多样化对当代青年的影响。文化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为青年提供更多的价值选择机会,但也给青年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文化多样化会消解社会主导价值观,如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等被功利价值消解;文化多样化会模糊青年的道德认知,而只有正确的道德认知,才能做出道德判断,才会产生道德情感,进而才会形成道德意志和信念,最终才会有道德实践;文化多样化会紊乱青年的价值选择,如对集体主义的批判与解构,导致对“人生的最大价值是实现社会价值还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选择陷入迷茫。

  青年要形成正确的主导价值观,不仅需要明确自己要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该做什么、怎么去做,更要明确关于自己和家庭、自己和国家、自己和社会的责任关系图谱。除此之外,社会和学校更要营造一种向善的氛围,倡导一种向美风气。中国青年寻找价值的道路仍然向前延展着,一旦青年的个人价值取向与社会的现实要求相互统一、紧密联结,中国就是有希望的,青年就是可信赖的。

  廖曰文(浙江工商大学教授):

  今年8月英国伦敦发生震惊世界的骚乱事件,事后英国教育大臣迈克尔·戈夫反思道,这些年来英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缺乏对年轻人纪律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养成”,这是造成这次骚乱的原因之一。这也可从另一侧面说明:这次“新青年的价值观”主题活动极有意义。

  新青年体魄壮健,精神不缺钙,那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希望所在。新青年的人生价值变化与社会、时代的变迁,以及自身的思考、选择是分不开的。现在的新青年,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成长起来的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出生的人。首先,我们在情感上,要理解、接纳、欣赏新青年的时代特质;其次在教育方法上要注意三个“结合”,即把青年的成长成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结合起来,把理论灌输与对话沟通结合起来,把思想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任何一代人都是不同个体组成的多元存在,其主流都有促进时代不断前进的品质。新青年价值观念的主流是好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看看那些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忙碌于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志愿者身影就知道了。

  我觉得新青年的社会责任应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完善和提升自身素质,努力把自己造就成为负责任的公民。第二,确立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积极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第三,增强生态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新青年的价值观应该和文化建设结合在一起,一个人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确的价值观是建立在文化基础上的,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人的精神世界是贫瘠的、单向度的,不可能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文化建设,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建构用来“化”人之“文”。文化化人功能主要表现为:导向功能、激励功能、价值认同功能、情感陶冶功能,使人不断地超越自然境界、功利境界,走向道德境界,继而进入天地境界。

  曲蓉(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在新青年的价值观中,我觉得,公共观念,或者说公共精神、公共意识,是现代公民应当具备的价值品性,也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的德性品质。

  在我国传统社会,以儒家思想为内核的道德注重个体品性修养之提升和以家为核心的伦理关系之协调,鲜有对公共事物的关心。在现代社会,随着人类生活领域的扩展和生活方式的丰富,社会生活逐渐分化。以公私二元的角度看,社会生活可以分为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私人生活主要指在家庭内部的活动,而公共生活则指在家庭之外的公共空间中的活动。在私人生活中,公民可以享有充分的自由、发展个人的兴趣、实现个体的趣味。在公共生活中,公民的利益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公民,与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利益辩证统一的。这样,公民的活动就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会影响到他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相应地,公民也应该培养公共生活特有的态度和行为品质——公共观念。

  何为公共观念呢?公共观念是“知公共之乐利”、“爱公共之乐利”,是对公共利益的认知和关切。公共观念要求人们超越对一身一家之关心,作为群体、社会乃至国家的一员对公共利益的实现担负起责任。公共观念至少包括三个层面的意思:公共观念不否定公民的利己主义,不要求公民“不言利”;公共观念要求公民养成自制的意识;公共观念还要求公民培养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积极责任。公共观念是一种特殊的道德意识,是公德之根本。因此,培养公民尤其是大学生公民的公共观念是当前价值观教育的重点。(记者 王婷 通讯员 王小民 张东)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志刚】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